的始终,它与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一样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因此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
36. 范例教学模式是由德国教育家杰克逊创立的。 × 36.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华须鹏提出的。 ×
37. 永恒主义在强调\永恒价值\的基础上确立了\复古式\的课程标准。 √ 38. 教学过程具有双边性,认知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 39.《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为,研究性学习、社会 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方面。 √ 40. 综合课程就是合科课程。×
41.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 媒体或设备。 ×
42.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
43. 集体主义模式认为课程设计应该通过对实验的细致分析,对理论的反复权衡使课程诸要素之 间达成协调与平衡。 √
44. 在新的基础教育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 √ 45. 在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内部的现代生活、学科内容。 ×
46. 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
47. 我国现在的课程管理模式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 48. 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整体性,简约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
49. 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要素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传统教育学派一般也支持这种关点。 √
50. 麦克尼尔将课程理论分微软理论和硬的理论。 ×
51. 16 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大教学论》中,它列出了20 门学科的理论体系。 ×
52. 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精神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 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
53.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教学是在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 54. 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 ×
55. \教学中教师不能'一锅煮'、'一刀切'\,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56. 课程的组织具有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的特点。 √ 57. 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
58. 斯腾豪斯所认为的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 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的过程。 ×
59.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倡导者是美国的罗杰斯。 √
60.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创立的。 × 61.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并实行的。 × 62. 课程的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 √
63. 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
64.校本课程开发,简称SBCD,最早由菲吕马克等人在1973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 √
65.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创立的。 × 66. 发现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创立的。 ×
67. 17 世纪夸美纽斯总结了捷克兄弟会的学校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