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
答案]
一、单选题
1.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属于(B)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3.《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A)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育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着手,坚持正面教育,这体现了(B)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6.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音带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7.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B)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C)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9.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0.教学过程本质实践说的不足之处在于(A)
A.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人为的分离 B.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C.忽略了学生的地位 D.难以揭示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
1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符合(A)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发现法
13.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D)。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14.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C)决定的。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荣誉权
15.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B)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6.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7.问世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B)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18.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贯彻(B)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量力性 C.巩固性 D.直观性
19.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20.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