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0: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引论

一、判断正误

1.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2. 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存在稀缺问题。 ( ) 3. 稀缺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想要的多于我们所拥有的。 ( ) 4.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 5. 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 6.最大厂商常常是最有效率的,这一事实不符合收益递减规律。 ( ) 7.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种物品组合中,只有一种是有效率的。 ( ) 8.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 9.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 10.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 ) 11.经济学家既采用理论分析,又采用实证分析。 ( ) 12.中国的劳动力是充足的,而资源是稀缺的。 ( ) 13.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与西方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有着本质差别。 ( ) 14.根据西方经济学,机器是资本,但资本不一定是机器。 ( ) 15.根据马克思经济学,资本是机器,但机器不一定是资本。 ( ) 16.选择就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 ) 17.没有稀缺问题,就没有经济学。

18.理性假定与无私奉献是矛盾的。 ( ) 二、选择题(单选)

1.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 A.出现于1936年 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经济学课程;E.空气 3.下列中的哪一个不属于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A.稀缺的资源;B.人的需要;C.分配;D.机会成本;E.一般价格水平 4.根据收益递减规律,随着一种要素连续追加到一组固定要素上时,( )

A.产量将下降;B.产量的增加将减少;C.产量将以不变的比率增加;D.要素将全部用完。

5. 经济问题强调在竞争性目的之间做出选择,这意味着必须牺牲某些选择,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 )

A.所放弃的各种选择的价值之总和; B.必须牺牲的次佳选择;

C.所采取的行为的价值减去次佳选择的价值后的余额; D.你今天所做的加上你明天所做的。 6.下列中的哪一个例子属于边际分析?( ) A. 如果利润是正的,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B. 如果新工厂增加的收益超过增加的成本,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C. 如果在没有新工厂时,厂商正承受货币损失,那么它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D. 如果厂商能便宜地建立新工厂,它就会这样做。

7.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政府支出的总水平对经济的影响;E.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8.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9.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9.自由取用物品是:( )

A. 价格为零的物品;B. 机会成本为零的物品;C. 无需排队就能得到的物品; D. 任何人都不想要的物品;E. 是自家生产而不是购买的物品。 10.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不包括:( ) A. 工厂;B. 机器;C. 机器人;D. 存货;E. 货币 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

A.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B. 稀缺的物品售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C. 政府必须决定每个人应得到多少物品。 D. 要得到极需的物品必须排队。 1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

A. 食宿费用;B. 学费;C. 书费;D. 如果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E. 由于学习所失去的闲暇。

13.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连续增加的产量之所以越来越小,是由于不断地( ) A. 追加更加多劳动、资本和土地;B. 用资本替代劳动;

C. 增加劳动投入而保持资本和土地不变;D. 按既定的比例增加所有要素; E. 改进技术

14.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15.如果所有经济学家一致赞成某种理论,该理论一定是:( )

A. 实证的;B. 规范的;C. 既不是A,也不是B;D.既是A,也是B。 16.对经济学家来说,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地伤害自己;B. 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D. 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17.对经济理论的恰当检验是:( ) A.有效性的逻辑证明;B. 其假定的现实性; C.其预测的可靠性; D. 它依赖于理性的程度。

18.微观经济学研究 ,宏观经济学研究 。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 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搜索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 的文档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piy157gy38ccg96pb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