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 P5科学探究
问题判断:比较同周期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利用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做对比实验一般要做到的原则有: P8实验1-1
卤素单质性质的比较:氧化性: 颜色: 与氢气反应: 氢化物稳定性 : P15科学探究
1.为什么用镁条和铝片做实验前,要先用砂纸打磨?问题: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6mol/L的盐酸中,不能马上看到气泡生成。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2.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P34实验2-2
1.快速搅拌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物,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检验,该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__热反应,由此可见,____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反应。 实验2-3
问题判断:20mL2mol/L的NaOH溶液分别与20mL2mol/L的盐酸、20mL1mol/L的硫酸反应,溶液温度变化相同。( ) P40实验2-4
1.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表面会出现气泡。 写出电极反应: P48实验2-5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
1: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放入盛有40℃左右的热水的烧杯中进行现象对比的前提是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为什么?
2: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该反应进行得快慢?
3:待放入热水烧杯中的试管出现大量气泡时,为什么要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放出的气体? P48实验2-6
5
问题1: 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为什么其中一支试管中不加其他试剂? P61科学探究
1:为什么要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收集甲烷和氯气?
2:如何检验该反应产物?
P67科学探究
1:如何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气体的性质?
2:乙烯的性质: :
3: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方法: P69实验3-1
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苯,再加入溴水,振荡。现象?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现象? 以上两个实验说明,在苯的结构中, P73实验3-2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判断1: 用镊子取钠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置于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钠的切面无明显变化( )
判断2:检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验纯后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润洗过的小烧杯,石灰水不变混浊,证明可燃气体不含C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是H2。( )
问题1:金属钠分别与乙醇和水反应,其现象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P74实验3-3
问题1:把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变红后就立即把它插入约2ml60%的乙醇溶液中,反复操作几次后,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
实验方程式原理
P75科学探究
证明乙酸是弱酸的方法:(参考创新设计P131)
1 2 3 4
6
P75实验3-4 乙酸的酯化反应 1: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乙醇液体飞溅。( ) 2: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浓H2SO4的作用是 和 (2)导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目的是 ;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三点) (4)酯的分离:酯在试管中的 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取 层。 3: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 ,醇脱 P79实验3-5,6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1:葡萄糖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或新制银氨溶液氧化而产生特殊的实验现象是检验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写出乙醛的银镜反应?(常考点)
2:淀粉遇_______(化学式)变蓝是检验该物质的特征反应
3:鉴别蛋白质的方法都可以使用:①通过烧焦时发出特殊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②遇硝酸变黄( )
4:蔗糖的水解反应常用硫酸作催化剂( )
5:在蔗糖水解和淀粉水解实验中,为了检验水解程度,水解完后往往要加入NaOH溶液,其目的是?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至碱性,确保后续实验顺利进行。 6: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不同点?
P89实验4-1
问题: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常温下不反应,所以该实验利用Mg和KClO3作引燃剂,提供高温条件让铝热反应得以发生。
铝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通式: P91实验4-2
1: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实验中,步骤中有:灼烧海带为灰烬,加水溶解海带灰,煮沸2-3min。其目的是 2:空气吹出法是用于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是在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中,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汽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也就是得到富集溴。然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产品溴。其中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方程式呢?
7
浓硫酸乙酸,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防止
回归课本实验(人教版选修4)
P4实践活动 中和热的测定
1、 中和热是酸碱在浓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 2、 强酸强碱的中和热是相同的。( )
3、 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也是 57.3 kJ/mol。( )
4、 离子方程式H++OH-=H2O代表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用此代表所有中和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
5、 中和热测定中要用稍过量的碱,不宜用过量的酸。( ) 6、 可用铁丝取代环形玻璃棒。( )
7、 在中和热的计算公式中,T应为摄氏温度( ) P18实验2-1 反应速率的比较
1、 比较浓度对2g锌粒与1mol/L和4mol/L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时,硫酸的体积可不相等。( ) 2、比较2g锌粒与1mol/L和4mol/L硫酸反应快慢时,可测定单位时间内溶液中H+的浓度变化或测锌粒的质量的变化。( ) P20实验2-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
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 )
2、 __KMnO4+__H2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转移了
10mol电子。( )
P21实验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把5mL0.1mol/LNa2S2O3溶液与5mL0.1mol/LH2SO4混合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和乳白色浑浊。
( )
2、 把两支5mL0.1mol/LNa2S2O3溶液与两支5mL0.1mol/LH2SO4分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O3
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可通过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来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2实验2-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在锥形瓶中加入10mL左右10%的H2O2,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没明显变化,但向瓶内
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迅速大量气泡,且木条复燃,说明反应产生了大量O2。( ) P23科学探究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H2O2溶液,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0.1mol/L FeCl3和CuSO4
溶液各1mL,摇匀,可比较出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0.01mol/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2mL0.1mol/L草酸溶液反应时,向
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的加入MnSO4固体,摇匀,可得出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换为MnCl2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