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历代风水派别人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1:1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历代风水派别人物

历代风水派别人物

【杨筠松】据《地理正宗》记载:“字叔茂,窦州人。寓江西,号‘救贫先生’。作《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三十六龙》等书。杨氏其人并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他如何能“救”人间之“贫”呢?清代擅长风水术的彻莹和尚对此解释说:“因其立向有朝贫暮富之异,号为‘救贫’。原来,在“龙、穴、砂、水、向”五大地理风水要诀中,杨筠松对于阴宅坟墓的立向有独特的造诣,一旦经他勘察而选择朝向之后,能够使坟葬者的后代迅速致富;

【丘延翰】:唐朝时另一位堪舆名家(遇神人传《青囊海角经》);曾文遄:五代后梁时人。为场筠松的得意弟子,著有《阴阳问答》、《寻龙记》等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了部.术数类》考证《青囊奥语》一卷及《青囊序》卷认为《青囊奥语》为杨筠松所撰,而《青囊序》是其弟子曾文遄所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曾文遄后把地理风水传于陈抟,可见曾文遄是中国方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王伋】:北宋人,福建派风水术创始人,学问渊博,兼通儒释,著有《心经问答》、《语录》等书。

【赖文俊】:宋代人,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

著有《催官篇》等堪舆书。文献记载:江西人罗彦章信奉风水术,闻听福建的赖文俊擅长此术,就把他请到家中,厚加款待。不久,罗彦章因妻子去世,请赖文俊寻找到一块风水地,穴前有三条小涧水流淌,遗憾的是第三条涧水不太长,没有形成玉带形的拱卫之势,只是折入田野中去。赖文俊认为这无疑是一块佳地,虽有小小缺陷,将来至少会庇佑罗家第三代高中第二名进士即榜眼。罗彦章之子罗邦俊带着十三岁的小儿在旁观看,一听此言,觉得小儿将来倘能取得榜眼的功名,已深感满足。史家指出,这个名叫罗春伯的小儿后来不仅获得科甲第二名,而且还进入宋王朝中枢,身居高官显职。显然,史家在此极大的神化了赖文俊。

【目讲僧】:或称幕讲僧,元末明初人。陈友谅麾下谋士。后以堪舆术为巨门高族卜葬,相传“无不奇验”。

【蒋大鸿】:为明末堪舆术大师,著有《地理辩正》、《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书,声震大江南北,影响极为深远,可谓近三百年来无出其右者。

蔣大鴻的易學造詣,姜垚(從師隨筆)記載: 「夫子寡言笑,日旦謁黎洲,黎洲未之奇也,我師從不二謁。黎洲自卜壽藏,我師時在餘姚,遣其子百家持圖請我師鑒定, 師即信手書數千言,反復論其地之不合時宜。黎洲見之曰:「何蔣生之深於易哉!次

日訪師於寓次,堅請卜地。」時欲歸雲間(江蘇松

江),固辭焉。」

作者: 杨曙凤 时间: 2005-4-10 12:51 标题: 关于杨筠松,大家先看一下几篇短文一、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戌时。《赣州府志》:“窦州杨筠松,唐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人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徒,卒于虔州于都药口坝。” 唐朝晚期,统治阶级奢侈日甚,朝政腐败、赋税苛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揭竿而起,四方响应。从者如云,义旗指处,所向披靡。唐广明元年(公元八八○年)十二月初五,起义大军占领潼关、攻克长安。唐僖宗李俨在“百官皆莫知之”(《资治通鉴》卷二五四)的紧急情况下,携带三个妃嫔、四个亲王,仅有五百名神策“军”护驾,仓皇逃出长安,“奔驰不分昼夜”(同前)地逃往西川。 这时,出身清贫,为官廉洁的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早已心存芥蒂。他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趁机弃官为民,远离长安,回归民间,以他平素悉心钻研的勘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察,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在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对杨救贫趁着兵荒马乱、逃离长安一事,历来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他在混乱中,利用曾在皇宫的琼林御库供职之便,监守自盗,将库中珍藏有关风水地理方面的经典秘籍,窃为己有,带到民间。另一种是他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甚至借出库内藏书的方便,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

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的机会,使他的勘舆理论大有长进。但在他决定弃官而去的前夕,他根本没有萌生私自吞没这些借回家的典籍书的念头,而是当着司库总管的面,一一清点、如数归还。

窃以为前一种说法,与杨筠松的为人处世之道格格不入,不无以讹传讹之嫌。在这一点上,就连《四库全书》子部七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和总校官隆费墀等四人于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奏呈给乾隆的 “提要”中,也为杨筠松辨诬,“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至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世。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而后一种说法,则符合他为人素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性格,因此,他才能平心静气,心安理得地回到民间,去做

他愿意做的事。

杨筠松平素自奉节俭,布衣芒鞋,深入民间。他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以他的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从此,“救贫”二字的名声大振,不胫而走,而他的本名在广大百姓中,反倒知之者不多了。 二

三僚曾、廖二姓在村子内各住一边,他们建的杨公祠也是也是各居一边。廖姓杨公祠也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距今约650年左右。廖氏杨公祠

搜索更多关于: 历代风水派别人物 的文档
历代风水派别人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hx1l2teej1xep036fj71ujtp7zqyg019k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