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数列》全部教案
第一课时 1.1.1 数列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学习;(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教学方法:探究、交流、实验、观察、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一个新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但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二)、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折纸问题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请同学们随便取一张纸试试(学生们兴趣一定很浓).
生 一般折5、6次就不能折下去了,厚度太高了.
师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设纸原来的厚度为1长度单位,面积为1面积单位,随依次折的次数,它的厚度和每层纸的面积依次怎样?
精选范本
.
生 随着对折数厚度依次为:2,4,8,16,…,256,…;① 随着对折数面积依次为
11111, , , ,…, ,…. 24816256
生 对折8次以后,纸的厚度为原来的256倍,其面积为原来的分 1[]256式,再折下去太困难了.
师 说得很好,随数学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思维会更加理性化.请同学们观察上面我们列出的这一列一列的数,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生 均是一列数. 生 还有一定次序.
师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定次序的一列数. [教师精讲]
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2)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2”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16”是这个数列中的第4项.
为表述方便给出几个名称: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首项-------其中数列的第一项也称首项.通项-------数列的第n项叫数列的通项.
以上述两个数列为例,让学生练习指出某一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指出某一个数列的一些项的项数.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一个数列,应能够指明第一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即指明项数,对应的项就确定.所以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项数有着对应关系,这与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密切关系.
3.数列的分类: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无穷数列.
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精选范本
.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的六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 生 这六组数列分别是(1)递增数列,(2)递增数列,(3)常数数列,(4)递减数列,(5)摆动数列,(6)1.递增数列,2.递减数列. 4、通项公式法: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
;
的通项公式为 ;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
.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一个函数未必能用解析式表示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即便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也未必唯一. [知识拓展]
师 你能说出上述数列①中的256是这数列的第多少项?能否写出它的第n项? 生 256是这数列的第8项,我能写出它的第n项,应为an=2n. [例题剖析]
例1.根据下面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项: (1)an=
n;(2)an=(-1)n·n. n?112345;a2=;a3=;a4=;a5=. 23456师 由通项公式定义可知,只要将通项公式中n依次取1,2,3,4,5,即可得到数列的前5项. 生 解:(1)n=1,2,3,4,5.a1=
(2)n=1,2,3,4,5.a1=-1;a2=2;a3=-3;a4=4;a5=-5. 师 好!就这样解.
例2.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7,9,11,…;(2)
246810,,,,,…; 315356399(3)0,1,0,1,0,1,…;(4)1,3,3,5,5,7,7,9,9,…; (5)2,-6,12,-20,30,-42,….
精选范本
.
师 这里只给出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哪位同学能写出这些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生老师,我写好了!
1?(?1)n2n解:(1)an=2n+1;(2)an=;(3)an=;
(2n?1)(2n?1)21?(?1)n(4)将数列变形为1+0,2+1,3+0,4+1,5+0,6+1,7+0,8+1,…,∴an=n+;
2(5)将数列变形为1×2,-2×3,3×4,-4×5,5×6,…,∴an=(-1)n+1n(n+1).
师 完全正确!这是由“数”给出数列的“式”的例子,解决的关键是要找出这列数呈现出的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归纳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学生课堂练习:课本本节练习1、2、3、4
补充题: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2n2-n,那么( )
A.30是数列{an}的一项
C.66是数列{an}的一项
B.44是数列{an}的一项 D.90是数列{an}的一项
分析:注意到30,44,66,90均比较小,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几项,如果这前几项中出现了这四个数中的某一个,则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若出现的数比较大,还可以用解方程求正整数解的方法加以解决.答案:C
点评:看一个数A是不是数列{an}中的某一项,实质上就是看能不能找出一个非零自然数n,使得an=A.
(四)、课堂小结:对于本节内容应着重掌握数列及有关定义,会根据通项公式求其任意一项,并会根据数列的前n项求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1A组1、2、3、4。 五、教后反思:
精选范本
.
第二课时 1.1.2数列的函数特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函数的思想了解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3、情态与价值: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借助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关数列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间单的表示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难点: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发现数列规律找出可能的通项公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等内容,哪位同学能谈一谈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
生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 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 如数列0,1,2,3,…的通项公式为an=n-1(n∈N*); 1,1,1的通项公式为an=1(n∈N*,1≤n≤3);
1111 , , ,…的通项公式为an= (n∈N*). 234n11教师进一步启发上面数列an=n-1、an=与函数f(x)?x?1,f(x)?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图象
nx1,
直观表示这个数列吗?由此展开本节新课。 (二)新知探究
1、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作特殊的函数,项数是其自变量,项是项数所对应的函数值,数列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
,或是正整数集
的有限子集
.
于是我们研究数列就可借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数列.
[合作探究]同学们看数列2,4,8,16,…,256,…①中项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 项 2 4 8 16 32
↓ ↓ ↓ ↓ ↓
精选范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