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听赏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二单元 绿色畅想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唱歌:《留给我》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小结
第二课时
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上节课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第三课时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歌曲《留给我》。初步感受乐曲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歌曲《森林狂想曲》。初步感受乐曲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1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 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 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 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 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 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 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三、小结:让学生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① 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