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580201
(三)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
(五)就业面向
职业方向 机电设备操作、机械零部件机电设备操作工 加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初始就业岗位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 机电设备维修工 发展就业岗位 产品质量检验员 技术员 车间管理员 就业岗位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中级维修电工证、中级数控车工证 中级维修电工证 高级维修电工证、钳工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 证 产品检验、质量统计与分析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研发 企业生产组织管理人员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必需的机械、电气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机械制图、电子安装、质量检测、工业产品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使用维护等专业实践技能,能在装备制造行业企业生
产、管理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与维护、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基础知识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2)熟悉本专业所需外语知识,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高等数学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操作、维护、使用知识; (5)具有体育运动基础知识,身体健康;
(6)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7)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8)了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法规。 专业知识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CAD/CAM应用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2)具有工程材料、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知识;
(3)掌握机电设备中常用机构组成、工作原理,常用零部件的设计基础知识;
(4)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6)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电力拖动、电气控制、PLC技术等专业知识; (7) 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8)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专业知识; (9)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基础知识;
(10) 掌握车间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知识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营销知识。
2.素质要求
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道德素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身心素质: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4)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5)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职业素质
(1)爱岗敬业:对待工作严肃认真,能够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2)严谨细致:能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保证质量;能严格按照图纸加工;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和管理机电设备;能严格按照程序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专业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4)节能意识:生产过程中具有节约成本、降耗增效的意识; (5)环保意识:按照要求处理好工业三废,保护环境,文明生产。
3.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
(1)具有一定的机械识图与绘图能力:具有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机械产品图样,进行实体造型,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测绘;
(2)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简单零部件设计;
(3)具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正确使用刀、夹、量具,熟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方法,能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
(4)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能力:具备数控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切削加工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能力:能正确分析常见的电子线路,会选用各种电子器件并进行安装调试,初步具备设计与维修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安装、运行、操作及维护的基本能力,熟悉典型机电设备结构特点,掌握系统参数的调整、故障检测和维修的基本方法。
方法能力
(1)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2)具备利用手册、互联网等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
(3)具备基础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生产过程中常用到的英文标识、使用手册及各类符号代码;
(4)对生产实践中的实验数据、技术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5)具备创新能力, 能够对工艺和设备不断改进、创新创造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6)具备学习迁移能力,能够适应工作中不同岗位的变化。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2)具有一般的公文写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熟练使用互联网、E-mail等现代通讯方式与人沟通的能力。
(6)能够正确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
(八)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毕业必须获得: 电工(中级)技能证书。
(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职业方向 机电设备操作、机械零部件机电设备操作工 加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初始就业岗位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 机电设备维修工 发展就业岗位 产品质量检验员 技术员 车间管理员 就业岗位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中级维修电工证、中级数控车工证 中级维修电工证 高级维修电工证、钳工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 证 产品检验、质量统计与分析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研发 企业生产组织管理人员 对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以及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和描述。
(十)课程结构框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