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简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5:5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娄成武教授197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东北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娄成武教授还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公共管理组成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办MPA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公共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娄成武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娄成武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政治学、公共管理,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我国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必须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干部考核,应考核德、能、勤、绩,业绩为主”等著名观点,且实践证明,这些观点具有前瞻性,已被国家采用。

近年来,娄成武教授又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科技政策史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企业资助科技类企业发展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中国钢铁企业战略分析”)、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及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等30余项重大课题,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这些成果相当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空白,已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采纳并受到好评,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他先后荣获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多年来,娄成武教授潜心教学研究。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了《管理学》、《行政管理前沿问题》等十几门课程,教学效果显着,荣获国家精品课两门;先后出版了《实用人事管理学》、《现代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社区管理学》等20余部教材或着作,其中5部被纳入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荣获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奖,2部获北方五省优秀图书一等奖,1部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部获辽宁省行政学会优秀论着奖;先后完成了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等8项教学改革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作为国家“985”基地建设的责任教授,他正承担着国家“公共管理国家教学团队”、“公共管理校府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三个国家项目的负责人,引领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娄成武教授于1993年在东北大学创办行政管理专业,仅十几年时间,他已带领东北大学创建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已跻身于全国一流学科水平,为振兴辽宁,争创教育强省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萍,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科技政策;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土地资源管理等。 科研情况: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办公室规划课题“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公共政策问题构建”;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地区技术创新政策抉择研究”、“研究生招生工作经济成本与效果评价及社会效益分析”、“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布局、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一体化建设研究”;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和谐辽宁建设的环境条件问题研究”;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和后备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沈阳市科技局项目“沈北农业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研究”;沈阳市委统战部项目“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研究”;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组织部课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研究”;东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研究”;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立项课题“东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和“领导科学与决策”等十几项课题。

杜宝贵主要研究方向:比较公共管理,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 讲授课程:行政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研究、行政管理原著选读、行政学与行政案例分析。论文情况: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科学管理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著作情况:个人专著《论技术责任主体的缺失与重构》,精品课程教材《行政管理学》(副主编)1部,译著1部。

科研情况:主持完成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项,共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国际交流情况:2002年6月,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Hayward)分校学习;2004年5月,赴日本大阪国际大学参加学术交流会。

联系方式:024-8368-7403(O)139-4031-4580(M) E-mail:bgdu@mail.neu.edu.cn

淑艳魏 科研情况:2005——2011年担任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中国公共政策转移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发改委项目《辽宁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子项目负责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振兴中的社会风险管理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完善辽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格局对策研究》、国家防艾办《辽宁省大学生MSM健康促进项目》、辽宁省人事厅《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人才积聚机制研究》、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特大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研究》、沈阳市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课题《提高沈阳市综合减灾应急能力的对策研究》、辽宁省计生委《辽宁省流动人口发展状况研究》项目。2003-2006年担任执行负责人完成辽宁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体系建设研究》、《新时期辽宁科技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研究》及沈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3项。

社会任职:辽宁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辽宁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

陈德权, 科研情况:作为项目负责人: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创新政策执行状况与推进机制研究》、《科技中介立法与联盟》等三项;教育部与东北大学基金项目《非营利科技中介管理创新研究》;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与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沈阳市科协国家重点思想库项目《沈阳市科技中介体系建设研究》等。

科研项目主要涉及科技政策分析问题、科技中介联盟发展、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现代政府治理等问题,目前,在研各类科研项目5项,结题项目2项。 科研情况:作为项目负责人: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创新政策执行状况与推进机制研究》、《科技中介立法与联盟》等三项;教育部与东北大学基金项目《非营利科技中介管理创新研究》;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与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沈阳市科协国家重点思想库项目《沈阳市科技中介体系建设研究》等。科研项目主要涉及科技政策分析问题、科技中介联盟发展、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现代政府治理等问题,目前,在研各类科研项目5项,结题项目2项。

王颖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比较政治制度及公共政策分析。 开设课程:主要讲授本科生“比较政治制度”和“市政管理”。

科研情况:作为项目负责人、执行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市级课题十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L08BZZ003),其政策咨询建议发表在辽宁省委社科与决策上;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业新兴方向研究》(L10AWJ004); 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SYSK-2007-01-11)、“关于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Sysk2009-01-05);辽宁省社科联“加快发展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转型时期应对我省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2009lslktzzx-05)。并参与了“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模式研究”“国家科技政策史纲”、“辽宁省民间组织现状与对策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建立科技成果的拟购买制研究”、“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集聚机制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搜索更多关于: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简介 的文档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6oi0qr0u4mg6283wc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