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理学选择题1000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0:4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E.使 Ca2+和肌钙蛋白结合 C.与物质交换有关

29.释放到肌浆中 Ca2+的的回摄主要靠转运?

A.横管上的钙泵 D.肌浆网膜上的钙泵

B.肌膜上的钙泵 E.肌浆网和肌膜上的钙泵 C.线粒体膜上的钙泵 30.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大,则 A.缩短的程度越小 D.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小

B.缩短的速度越大 E.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快 C.完成的机械功越小 31.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A.发生叠加 D.相互分离

B.相互融合 E.传导加快 C.幅值明显改变

X 型题

32.以载体为中介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C.有竞争现象

B.消耗能量 D.载体功能状态的受快速调控 33.钠泵的作用是活动所造成的离子势能贮备,可用于 A.Na+、K+的易化扩散

B.细胞各种形式生物电现象的产生

C.继发性主动转运 D.单纯扩散 34.Na+通道的功能状态可区分为 A.激活状态 C.关闭状态

B.失活状态 D.灭活状态 35.与阈下刺激相比,阈刺激和阈上刺激的作用是

A.引起膜出现去极化达到一个临界值 B.使 Na+通道的开放数目达到一个临界值 C.使 K+通道的开放数目达到一个临界值 D.使 Ca2+通道的开放数目达到一个临界值 36.局部兴奋

A.不是全或无的 C.可产生时间性总和 B.有电紧张性扩布的特性 D.可产生空间性总和 37.以下可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钙离子 C.三磷酸肌醇

B.一磷酸腺苷 D.二酰甘油 38.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

A.肌凝蛋白 C.原肌凝蛋自

B.肌纤蛋白 D.肌钙蛋白 39.平滑肌生理特性是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答案和解析

A 型题

1. 答案:A 在细胞膜的组成中,如以重量计算,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2. 答案:E 离子虽然直径较小,但不是脂溶性,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 3. 答案:C 有的膜蛋白分布在膜脂质双分子层的表面。

4. 答案:C 单纯扩散量取决于膜两侧的同一物质的浓度差,扩散通量与膜 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

5. 答案:E 氨基酸、葡萄糖、蛋白质和氯离子通过易化扩散或通过主动转 运通过细胞膜。

6. 答案:D 载体只能转运氨基酸,而不能转运蛋白质。 7. 答案:E 钠泵循环一次,可将 3 个 Na+移出膜外,2 个 K+移入膜内。 8. 答案:B 钠泵是逆浓度差的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同时把胞外的 K+

移入胞内。 9. 答案:D

10. 答案:E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两侧会出现电位变化。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E

14. 答案: A 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

位的产生是由于正常细胞的细胞内液高

K+而膜在安静时又主要对 K+有通透能力的结果。 15. 答案:B

16. 答案:A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是由于静息时膜 对 Na+有微量的通透性。 17. 答案:C 动作电位是细胞膜电位出现的快速的反转,很快恢复到静息膜

X 型题

32. 答案:AC 消耗能量的转运属于主动转运,通道的功能状态的受快速调 控,而不是载体。

33. 答案:ABC 钠泵的活动所造成的离子势能贮备是细胞活动的基础,Na+、 K+的易化扩散、细胞各种形式生物电现象的产生以及继发性主动转运都与电位状态。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与 GNa 增大有关。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形态和幅 值差异很大。 18. 答案:E

19. 答案:B 钠通道属于电压门控通道。

20. 答案:E 动作电位与刺激强度无关,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着传导距离增 加而发生改变。 21. 答案:C 22. 答案:E 23. 答案:B

24. 答案:A 乙酰胆碱与通道蛋白的两个亚基结合引起分子构象的改变导 致通道开放,是化学敏感性离子通道。

25. 答案:C 美洲箭毒可以同 Ach 竞争终板膜的 Ach 受体亚单位,因而可 以阻断接头传递而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 26. 答案:A 27. 答案:D

28. 答案:D 横管系统的作用是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的电变化沿

T 管传入细胞内部。 29. 答案:E

30. 答案:A 后负荷是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它不增加肌肉的初 长度,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31. 答案:D 钠泵的 活动有关。

34. 答案:ABC Na+通道分为激活、失活和关闭三种状态,这一点与 K+通 道不同。

35. 答案:AB 阈刺激和阈上刺激的作用是引起膜出现去极化达到一个临界 值,使 Na+通道的开放进入再生性循环的阶段。 36. 答案:ABCD 37. 答案:ACD

38. 答案:A 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细肌丝。 39. 答案:ABD 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肌丝有同骨骼肌类似的分子结构,但不 含肌钙蛋白。

第三章 神经系统 A 型题

1.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和抑制 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B.感受和处理信息 E.正反馈与负反馈 C.记忆与思维 2.B 类神经纤维包括

A.有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 D.有髓鞘的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 B.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 E.有髓鞘的躯体传出纤维

C.植物性神经节后纤维

3.同一骨骼肌细胞在接受其运动神经元的冲动刺激后产生的 2 次终板电位中,第

2 个终板电位的振幅发生了变化,幅

度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因为

A.切断了运动神经元 D.在浸泡液中加了箭毒 B.在浸泡液中加了肾上腺素 E.在浸泡液中加了钠离子 C.在浸泡液中加了去甲肾上腺素 4.下列对电突触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突触间隙大约为 2nm D.突触延搁短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E.通常为单向传递 C.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5.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间兴奋的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D.电化学反应 B.不衰减 E.易疲劳 C.时间延搁

6.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B.Ca2+ 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 Na+ 、K+ 、Ca2+ ,特别是对 K+ 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电位除极化达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

A.Na+ 、K+ 、Cl- ,尤其是对 K+ D.K+ 、Cl- ,尤其是对 Cl- B.Ca2+ 、K+ 、Cl- ,尤其是对 Ca2+ E.K+ 、Ca2+ 、Na+ ,尤其是对 Ca2+ C.Na+ 、K+ ,尤其是对 Na+

8.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B.Ca2+ 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 Cl-或 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9.交互抑制也称为 A.除极化抑制 D.侧支性抑制

B.回返性抑制 E.突触前抑制 C.树突-树突型抑制

10.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周围性抑制 D.回返性抑制

B.侧支性抑制 E.交互性抑制 C.除极化抑制 11.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纹状体 D.疑核

B.脑桥核 E.脑干中缝核 C.丘脑中线核群

12.含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位于

A.脊髓前角 D.中缝核 B.低位脑干 E.纹状体 C.黑质、脚间核

1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主要递质是

A.γ-氨基丁酸 D.谷氨酸、门冬氨酸 B.甘氨酸 E.5-羟色胺 C.乙酰胆碱

14.关于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血管舒张 D.心脏活动减弱 B.子宫舒张 E.支气管舒张 C.小肠平滑肌舒张

15.多巴胺递质系统包括 A.蓝斑核 D.黑质-纹状体 B.中缝核 E.低位脑干 C.脑桥网状核 16.一般认为,既可作为突触前抑制,也可作为突触后抑制的递质是 A.多巴胺 D.γ-氨基丁酸

B.甘氨酸 E.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17.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D.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C.5-羟色胺

18.脑损伤与缺氧可引起脑组织水肿,其主要表现为

A.脑组织细胞间隙水肿 D.少突胶质细胞肿胀

B.神经元肿胀 E.小胶质细脑肿胀 B.慢痛 E.对牵拉不敏感 C.定位不精确

24.下列关于脊髓休克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 B.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C.星状胶质细胞肿胀 19.丘脑

A.是所有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站 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 B.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E.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C.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 20.对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投射至皮质特定感觉区,有点对点的关系

B.主要终止于皮质第四层,再转而与大锥体细胞的胞体形成突触联系 C.阈下兴奋易于总和,产生扩布性兴奋

D.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出现昏睡 21.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联络核 D.接替核和髓板内核群 B.髓板内核群的联络核 E.接替核和联络核 C.接替核

22.下列关于皮质体表感觉区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重要投射区

B.第一体感区的传入投射具有交叉的关系

C.体表区的空间投射分布是倒置的,而头面部代表区的分布是正立的 D.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感觉分辨能力的精细程度有关

E.第二体感区的投射分布也是倒置的 23.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D.必有牵涉痛 恢复

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

D.脊髓休克的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 E.反射恢复后 ,第二次横切脊髓,不再导致休克 25.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的紧张度

A.增强,但能恢复正常 D.增强,但不能恢复正常 B.降低,能恢复但与正常不同 E.基本不变

C.降低,但能恢复正常 26.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刺激的强弱 D.中枢突触的多少 B.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C.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27.在下列现象中,哪个存在着正反馈?

A.腱反射 D.肺牵张反射

B.减压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C.排尿反射

28.屈肌反射与腱反射 A.感受器相同 D.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B.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E.都有维持姿势的功能 C.前者的效应器都是屈肌,后者的都是伸肌

29.去大脑动物仰卧时,伸肌紧张性最高,俯卧时则伸肌紧张性最低,这一现象 称为

A.翻正反射 D.迷路紧张反射 B.探究反射 E.腱反射 C.颈紧张反射

30.当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D.梭外肌和

搜索更多关于: 生理学选择题1000道 的文档
生理学选择题1000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9mq7c9vw55t2h9600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