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链接拓展——我国的能源问题
(1)成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消耗
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①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②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③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 考点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概况 (1)能源的分类。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按形成和来自地球内部 来源分 来自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按利用技术状况分 按性质分 非可再生能源 按是否转换分
(2)主要能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能主要特点 源 煤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世界 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 中国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分布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 电能、汽油、沼气、煤气、木炭等 常规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核能、地热能 太阳能、水能、生物能等 潮汐能 地热、核能 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 炭 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 中东波斯湾沿岸、委内瑞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拉和墨西哥、利比亚和埃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省、自治区分布较丰富 石油 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及、俄罗斯、中国和印尼、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染 欧的北海地区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的水能 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为清洁能源 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 黄河上游地区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太阳能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 能量密集,运输量小,地区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西、以北地区 核适应性强;核废料不易处理,能 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风能 分布地区广、可再生、清洁发电量最多的是美国;比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 重最大的是法国 平坦的内陆及沿海岛屿 能源 (3)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能源消费结构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转换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2.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不发达 蒸汽机为主要标志 内燃机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基本能源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构多样化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1、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变式探究】下图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图中增绘曲线,用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 (4)结合陆地自然资源和特征,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