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511—93
电站设备备品配件分类与编码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3-03-08批准 1993-0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设备备品配件按功能、材料、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编码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站设备备品配件的估价、生产技术准备和管理等方面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传输和使用。特别适用于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上述工作,以及在上述工作中实施成组技术。
在电站成套辅机生产的技术准备、管理和设计方面,也可在上述用途范围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7026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写规定 GB 7027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 10113 分类编码通用术语 3 术语
3.1 电站设备备品配件(简称备件)Spare parts and fittings of power equipment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各类、各容量电站主机和辅机的非标准易损件或备用件;在各类、各容量电站设备的常规检修中,经常需要更换的非标准零件、结合件和组合件。 3.2 零件 Parts
构成设备的最基本单元,由单一材料构成且不可再分解。包括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的需要机械加工或不需要机械加工的零件。 3.3 结合件 Link parts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或两个及两个以上零件,用不可拆卸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备件。例如焊接隔板、铸铁隔板、巴氏合金轴瓦等。 3.4 组合件 Combination parts
用可拆卸装配方法将两个及两个以上零件或结合件组合而成的备件。通常在组合之后还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例如带分离面的轴承座、隔板副等。 3.5 分类特征 Character of classification 根据既定的分类或聚类目的,作为分类或聚类依据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主要属性。每个码位或码段代表一类特征,不同码位或码段分别代表不同类特征。 3.6 特征项(简称“项”) Characteristic term 在同一类特征中所采用的各特征要素。即在同一码位或码段中,不同字符所代表的各自不同的具体特征属性。
3.7 成组技术 Group technology
根据既定的工程目的,将虽不相同却在某些方面相似的对象聚类成组(族),对同组(族)的对象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处理,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效的技术原 理。 3.8 功能名称 Function name
具有某种共性的备件的典型名称,不一定与图纸注名称一致,亦不一定是同一种设备或同一装配部位的备件。例如圆柱斜齿轮,汽封圈、高压螺栓、门杆、门套 等。 3.9 基本形状 Basic shape
备件最明显的轮廓形状,不论其是否是由机械加工形成的。例如环、套、筒、杆、条、
板、块等。
3.10 回转体件 Rotational parts
以直线、折线或曲线为母线,绕一条直线旋转形成的零件。其几何轴线与回转轴线相重合,且垂直于回转轴线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环形或两者的组合。
带有铸、锻或焊接的加强筋、轮辐、叶片、减轻孔的零件(例如泵轮、风机叶轮等),带有机械加工形成的平面、沟槽、花键、齿形等功能要素的零件(例如齿轮、花键轴、传动丝杠等),以及起连接、紧固作用的螺栓、螺母、直管接头类零件(例如方头螺栓、六方螺母等),均可作为回转体件。
3.11 异形回转体件 Special rotational parts 以回转加工占主导地位,但不完全符合回转体件全部条件的零件,包括具有两条以上平行或相交的回转几何轴线的零件(例如曲轴、偏心套、十字接头等),回转加工前为扇形或半圆形,或回转加工后被分割成扇形的零件(例如扇形齿轮、球磨机、对开齿圈、对开轴瓦、汽封圈等),横截面为圆形或环形,但轴线弯曲的零件(例如弯管接头等),带有非圆曲面并有一条回转轴线的零件(例如凸轮、凸轮轴等),以及沿轴线长度的大部分为回转体,但在局部长度上有非圆形截面或分支的零件(例如带凸耳的端盖、万向连轴节的叉形接头或叉轴)。 3.12 非回转体件 Nonrotational parts
既非回转体件又非异形回转体件者,均属非回转体件。 4 分类原则
4.1 分类特征,应根据成组技术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选择对估价、生产技术准备、生产管理及其信息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关键特征信息。
4.2 兼用线分类(又称树形分类或等级分类)法与面分类(又称链式分类)法。首先按备件的功能名称、基本形状或基本工艺特征进行两级线分类。其后,按备件材料、工艺、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要素,构成若干“面”,形成特征面体系,在线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面分类。 4.3 线分类的优先顺序。
a.根据功能名称易于判断其基本结构形状的重要备件(如汽轮机叶片、泵轮、齿轮、隔板等),首先按功能名称分类;
b.根据功能名称不易判断其基本结构形状的备件或非重要备件(如盘、套、杆、块、异形回转体等),首先按基本形状分类;
c.既难以根据功能名称判断其基本结构形状,又难以简单概括其基本形状的备件(如铆焊件、铸造件等),首先按基本工艺特征分类。 4.4 特征差异悬殊的备件[如电机定(静)子绕组、汽轮机叶片及其附件、汽封圈与一般备件],分别采用不同的特征面体系。
4.5 照顾的传统习惯,将某些结构、工艺和材料先生虽差很大,但具有功能关联的备件归在同一大类(如汽轮机叶片、拉金、铆钉;门杆、门套、门芯、门座等)。
4.6 根据功能名称已能判明的特征要素,不再纳入特征面的要素,以避免信息冗余。例如齿轮的轮齿、汽轮机叶片的加工精度等。 5 代码总体结构
代码分为通用码、专用码和补充参数三部分(见表5-1)。
表5-1 代码总体结构 通 用 码 (9 位) 专用码(不等长码) 补充参数 码位或码 段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第1段 第2段 … 特征类别 功能名称、基本形状或基本工艺特征粗分类 功能名称、基本形状或基本工艺特征细分类 材料 毛坯或原始形式 回转体、异形回转体最 大外径D或非回转体长度A [AA~AQ类备件、W类备件和Y类备件另行定义(参看附录D)] 回转体、异形 回转体轴向总长L或非回转体宽度B [AA~AQ类备件、W类备件和Y类备件另行定义(参看附录D)] 汽(气)轮机叶片及其附件(A类)专用码(参看表8-1~表8-5) 一般备件(B~S类)专用码(参看表9-1)[V类和W类备件仅用其第6码段] 由用户根据需要,对某些备件规定相应的若干表征数据。直接用其数字表示,各数字之间用分隔符隔开 汽封圈(TA类)专用码(参看表10-1) 参看表号 代码种类 表7-1 表7-2 表7-3 表7-4 电机定(静)子绕组(Y类)专用码(由用户自定) 数据与分隔符 层次码 特征组合码 注:表中A类,是指通用码第1位代码为A的备件,其它类同;表中TA类,是指通用码第1位代码为T,第2位代码为A的备件,其它类同。
通用码为9位,适用于一切备件。
专用码有四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备件,其代码长度和特征面内容各异。本标准制定了四种专用码中的三种,即汽(气)轮机叶片及其附件(A类)专用码、一般备件(B~S类)专用码和汽封圈(TA类)专用码。电机绕组(Y类)的专用码由用户自行制定。
铆、焊件(V类)和铸造件(W类)仅使用一般备件专用码的第六码段。弹簧(X类)以及除汽封圈(TA类)以外的T类件均无专用码。 补充参数是在通用码和专用码以外,补充标识备件的一些特征参数(如结构或性能数据、规格、型号等)。本标准仅规定其结构框架,由用户决定何种备件需要补充参数,以及补充哪些参数。
6 代码种类和类型
6.1 通用码的代码种类和类型
6.1.1 通用码为9位定长码,采用除I、O、U、Z以外的大写英文字母型代码,代码基数为22。
6.1.2 通用码的第1、2位为层次码,按功能名称、基本形状或主要工艺特征进行粗、细两级分类。
6.1.3 通用码的第3至9位为特征组合码。其中,第3、4位为材料面,第5位为毛坯或原始形式面,第6、7位为第一外形尺寸面,第8、9位为第二外形尺寸面。 6.2 专用码的代码种类和类型
6.2.1 专用码不定长,为数字与字母混合型代码。用除I、O、U、Z以外的大写英文字母代表其特征项,代码基数为22;用阿拉伯数字作为码段标识符。
6.2.2 专用码分为若干码段,分别代表不同的特征面。每个码段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码位。在代码的各段字母前面,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其相应码段序号。
6.2.3 专用码为特征组合码。适用于不同种类备件的四种专用码,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面体系和特征项内容。 6.3 补充参数
补充参数是用阿拉伯数字写出备件的各表征参数。各参数值之间用分隔符隔开,代码与补充参数之间亦用分隔符隔开。 7 通用码
7.1 通用码第1、2位
通用码第1、2位是根据备件的功能名称、基本形状或基本工艺特征进行分类的代码,采用线分类。其中第1位是粗分类(上位类),第2位是细分类(下位类),其分类情况列于表7-1(见本文末)。
表7-1中的未定义空白项为备用项。其中,巴氏合金轴瓦(H类)的备用项可用于巴氏合金轴瓦类以外的备件,其余各类的备用项均限用于其各自类别以内的备件,例如铆、焊件(V类)的备用项仅限用于符合铆、焊件定义的备件等。 对表7-1中各项的定义、说明见附录A。 7.2 通用码第3、4位
通用码第3、4位是备件的材料特征面代码,其各特征项代码列于表7-2(见本文末)。 第3、4位代码以两位字母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材料。例如第3、4位码为CT代表普通碳素钢Q215-A,BN代表耐磨铸钢ZGMn13-1等。 对表7-2的说明见附录B。 7.3 通用码第5位
通用码第5位是备件的毛坯或原始形式特征面代码,其各特征项代码列于表7-3。
表7-1 通用码第1、2位
续表 续表
表7-2 通用码第3、4位
续表 续表
表7-3 通用码第5位 第5位码 A B C D E F G H 特 征 项 圆棒料 型材(除圆棒料外) 管 材 线 材 板材(厚度>4mm) 薄板材(厚度≤4mm) 砂型铸造 离心铸造 第5位码 J K L M N P Q R 特 征 项 精密铸造 自由锻造 热 轧 冷轧或冷拉 模 锻 精密模锻 辊 锻 板材弯制成形 第5位码 S T V W X Y 特 征 项 爆炸成形 焊接件 铆接件 粉末冶金 其 它
对不同情况的备件,其毛坯或原始形式具有不同的定义,具体定义见附录C。 7.4 通用码第6至9位
通用码第6至第9位为备件的两个主要外形尺寸特征面。其中,第6、7位以其两位字母的不同组合代表备件的第一外形尺寸;第8、9位以其两位字母的不同组合代表备件的第二外形尺寸,其字母组合与尺寸数值的对应关系见表7-4。表中数据的单位一般为mm(个别例外见附录D中表D1)。
表7-4 通用码第6、7位和第8、9位所代表的数值 第6、8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第7、9位 A ≤0.25 ≤5.75 B ≤0.50 ≤6.00 C ≤0.75 ≤6.30 D ≤1.00 ≤6.50 E ≤1.25 ≤6.75 F ≤1.50 ≤7.00 G H J ≤2.25 ≤7.75 K ≤2.50 ≤8.00 L ≤2.75 ≤8.25 M ≤3.00 ≤8.50 N ≤3.25 ≤8.75 P ≤3.50 ≤9.00 Q ≤3.75 ≤9.25 ≤≤1.75 2.00 ≤≤7.25 7.50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103 ≤125 ≤147 ≤182 ≤218 ≤≤104 ≤126 ≤148 ≤184 ≤220 ≤≤105 ≤127 ≤149 ≤185 ≤222 ≤≤106 ≤128 ≤150 ≤186 ≤224 ≤≤107 ≤129 ≤152 ≤188 ≤225 ≤≤108 ≤130 ≤154 ≤190 ≤226 ≤≤109 ≤131 ≤155 ≤192 ≤228 ≤≤110 ≤132 ≤156 ≤194 ≤230 ≤≤111 ≤133 ≤158 ≤195 ≤232 ≤≤90 ≤91 ≤92 ≤93 ≤94 ≤95 ≤112 ≤134 ≤160 ≤196 ≤234 ≤≤113 ≤135 ≤162 ≤198 ≤235 ≤≤114 ≤136 ≤164 ≤200 ≤236 ≤≤115 ≤137 ≤165 ≤202 ≤238 ≤≤116 ≤138 ≤166 ≤204 ≤240 ≤≤117 ≤139 ≤168 ≤205 ≤24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