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古朴大气,真正称得上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颇具名家风范。 我的某位编辑朋友曾对我说过,其他人一千字才能讲明白的事情,到了老马这里有可能不足百字就拿下了。马舸文笔之凝练,可见一斑。 2.出众的武功描写功力。新武侠小说看了不下百篇,其中优秀的长篇小说也不在少数。但唯独马舸的武功描写,让我始终难以忘怀。阅读马舸的武功描写段落,让我找到了当初读金庸小说才有的酣畅淋漓之感。
以待天倾的水准确实相当高,但我仍然觉得这部作品并不算特别优秀,尤其以整体来看,仍然有很多的问题。
全书最大的败笔就是主人公——【周四】!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大家日常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现实中有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在【武侠小说中却可以实现】。一部好的武侠小说,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让读者随着主人公的高兴而欢呼,随着主人公的烦恼而忧愁,随着主人公的痛苦而悲伤。但马舸在以待天倾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摧毁读者的武侠梦,所以在阅读观感上自然糟糕透顶。马舸描写人物可谓细腻,细腻描写产生的强烈代入感却要投注在周四这样一个天性凉薄的人物身上,真的让我感觉如骨附蛆,难受之极。 试想一下,读者又有谁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性凉薄,毫无原则的卑鄙之辈?不落巢臼虽让人敬佩,但曲高和寡并不是褒赏,照顾读者的感受其实很关键。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类型小说】,首先它是小说,不是其它。个人觉得:评价一部武侠小说优劣与否的标准,可读性和故事性才是最重要的,武侠小说不能只靠立意取胜。马舸的小说,过于注重思想性和深度,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可读性;有时文中突然出现的庞大篇幅,开始长篇大论的阐述各种道理,仿佛作者化身书中教育读者一般,这样就使文章情节比较突兀,显得不够合理。注:以待天倾是马舸【25岁】时的处女作,虽有部分缺点,但终是值得一看的佳作。再到幻真缘,傲君刀,望月楼等中篇一出,真有吞天吐地般的气势。2012,马公加油!
8.长安古意系列和杯雪
【请、从、绝、处、读、侠、气!】
笔者看过诸多武侠小说之后,常常思考什么才是侠?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除了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外,难道就不能有其他形式的侠客?
直到拜读完小椴的长安古意系列之后,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侠义精神的体现,不仅仅是当你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小人物身上的侠气,更加难能可贵;从绝处展现的侠气,更加惊心动魄! “廿门孤寡半肩挑”的余果老,行侠时美丽不可方物的“丑妇”胡大姑,大慈大悲的盲女商赏儿,这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实的“小人物”,在小椴笔下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让人好生钦佩。
如果说长安古意系列给我的感觉是苍茫悲沉,那杯雪就让我感到惊艳了。看完杯雪,记住了三娘的舞破中原,记住了朱妍的一舞倾城,记住了萧如的一吻江湖,
还有骆寒的一剑西来,袁大的忧能伤人,沈放的书生意气,易敛的:谁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
杯雪通篇文字精致,文风古典,诗意盎然,意境清远,可以说是大陆新武侠的经典作品之一。
小椴在大陆新武侠众多作者中,并不是以故事情节和文章立意取胜,但其细腻精致的文字,对意境和氛围的营造,却让他人叹为观止。小椴的文章中,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将人的身心都引入场景,迷醉在那绚烂凄清的美梦之中。 惜乎小椴作品虽然优点甚多,但是缺点同样显著。杯雪中,就有局部抒情过剩(有时随便出来一个人,动不动就吟诗作赋,显得很不协调),情节变化不够,整体格局较小这几个缺点。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类型文学】,故事性和可读性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人物,才是通俗小说的灵魂所在;但是小椴的弱点恰恰在此,其行文到了后期越发清淡晦涩,人物塑造也不够好。
前面提到小椴文字精致细腻,华美无比。但是小椴的文笔有时候显得华丽过头,有卖弄文笔之嫌。尤其是后来的开唐,其文字似乎有点刻意去写的很古拙,使得行文很不流畅,所以读来有颇多晦涩之感。
当年马舸说:“现在有了小椴,我们这些人,也不用再写武侠了,他会替我们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初读杯雪和长安古意系列,确实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但小椴这些年来不仅没有什么进步,相反,开唐给我的感觉是:【小椴在退步】! 当年小椴以骆寒的一剑西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江湖,余果老的请从绝处读侠气则将之发扬光大。今日之椴公,将走向何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天涯有位高人曾将凤歌比喻成降龙十八掌,小椴比喻成落英神剑掌。落英神剑掌虽然落英缤纷、精妙飘逸,比起厚重古朴、刚柔并济的降龙,终究是输了一筹!
9.小兵物语 前言:笔者心目中这最优秀的二十篇武侠小说,基本上全是长篇或者众多中篇组成的系列;只有这次要点评的小兵物语是一部短篇武侠。 今夜,吾为小兵物语,为杨叛,而破例!
小兵物语是杨叛创作的一部短篇武侠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一个守护襄阳城的小兵,为了保护大侠郭靖,而被杨过选作了郭大侠的替死鬼,导致其最后壮烈牺牲。
小兵物语通篇只有短短的3000字左右,从一个守城的小兵入手,用他的行动,他的内心思想,呈现给我们一个无比真实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出了一个小人物的生活与爱情。
当我阅读到文章最后,小兵面临死亡绝境的那一刻,内心想到:“恍惚间听见茉莉的声音——‘别的我不管,你可要活着来吃我的面喽’的时候。”我的眼睛瞬
间湿润了,既为襄阳城小兵那种大意为先、不畏生死的大无私精神所感动,又为小兵那悲惨的命运,凄美的爱情感到悲凉和辛酸。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关心,更不要说名满天下的郭大侠和黄女侠!可当他作郭大侠的替死鬼时,又有谁会想到他的内心感受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历史规律。只是痛惜他临到死时,还想着再也无法吃到茉莉做给他的面了!
杨叛是“简单武侠”概念的首创者。他提出的“简单武侠”概念,神完气足,至今仍被创作者奉为圭臬。小兵物语正是杨叛简单武侠的代表作,全篇文风朴实无华,文笔质朴凝练,立意却新颖而深远。杨叛从一个襄阳城小兵的角度,却展现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武侠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新的突破。
PS:杨叛除了武侠之外,涉猎颇多,北京战争和升龙战争两部书更使得杨叛名动天下。喜欢政治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被天朝列为禁书的北京战争。
10.千门系列 【千门秘典】:【人,既无虎狼之爪牙,亦无狮象之力量,却能擒狼缚虎,驯狮猎象,无他,唯智慧耳】。
自有武侠小说以来,武与侠便似乎是密不可分的。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以侠为骨骼,以武为肌肤;以侠为灵魂,以武为躯体】。绚丽精彩的武打描写往往是吸引读者的先驱,让读者不知不觉便投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直到千门系列的出现,才改变了我的固有想法。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么写?!方白羽彻底抛弃了连特技都无法比拟的炫目神功,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千门世界,创造了一个智慧的江湖!公子襄,一介书生,不会任何武功,却谈笑间退强敌,收人心,无他,唯智慧耳。
在千门系列中,主人公——【云襄】(原名骆文佳)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不会丝毫武功,却屡屡依靠无穷的智慧化险为夷,屡退强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古龙先生笔下,不少大侠都具有神奇的智慧,比如:楚留香和陆小凤,都是如福尔摩斯般的破案高手。但他们却并非完全依靠智慧来解决问题,高强的武功,也是他们得以屡屡逢凶化吉的关键因素。 而武侠发展至今,方白羽却妙笔生花般描述了一个不会任何武功的主人公,完全依靠智慧来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彻底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形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侠客——智侠!武侠至此,顿生柳暗花明之相。以此来看,称呼方白羽为【智侠之父】并不为过。
千门系列当初之所以被大家推崇,引发千门系列读书热潮,除了首创智侠形象这一值得称道之处外,还在于方白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武学门派”——千门。千门中人,都不曾学过武功,但却依靠智慧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依靠谋略安邦定国。个人觉得,千门或许会像当年的盗墓题材一样,因为无比神秘,因为不为人
知,而更容易吸引读者。喜欢创作武侠的朋友,不妨以千门为题材,一试身手!
纵观整部千门系列,文章立意和江湖体系新颖而影响深远,情节跌宕起伏,舒缓有致,线索众多却清晰明亮,尤其是其中精彩的斗智情节往往让人忍不住击节叫好。
但千门虽好,却亦有缺点。不得不说,方白羽的文笔在新一代武侠作者中,只能算是一般水准,局部段落的文字稍显粗糙,语言不够成熟。其实这也不能怪方大,人家毕竟不是文学专业出身。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缺点是:方白羽的众多作品相互关联,容易出现人物脸谱化。“江南苏家”快被方大用“烂”了。
在武功和实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传统江湖中,方白羽却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格局,一个智慧的江湖,更是显得难能可贵。希望方大再接再厉,为我们创作出更精彩的武侠,更精彩的江湖!
PS:千们阅读提示:千门之门》--《千门之花》--《千门之雄》-- 《千门之威》-- 《千门之心》---《千门公子》---《千门之圣》
《千门公子》是番外篇,其时间发生在《千门之心》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5年里。
11.你死,我活 多少年过去了,犹曾记得当年聪明狡黠而又粗心大意的林丫头,坚韧不拔而又时常懒惰的阿柯。两人因为一个偶然的缘故,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且爱恨难解的关系,那就是——【你死,我活】。
初读你死,我活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的野蛮女友之武侠版】。阿柯与林芑云这两位男女主角之间纠结不已的青涩龘爱恋,虽然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朦朦胧胧,但却感人至深。一个六尺高的单薄少年,一个大眼睛圆圆脸的可爱少女,在大唐帝国的兴衰历史中演绎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大唐的兴盛和衰败似乎与这二人毫不相干。他只想那双清澈的眸子可以指引他走出迷途,她也只能寄希望于那把划破蛛丝萝结的铁剑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命运围绕他们穿梭往来,仿佛再难相交,却偏偏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相遇,炸裂出寒夜中一闪即逝的光芒。
看完你死,我活这部小说,女主角林芑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并非是她超群绝伦的智慧和翻云覆雨的手段,反而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时,所展示的大大咧咧、笨手笨脚这一面。在作者碎石匠心独运的手法下,一个鲜活饱满的“傻丫头”形象跃然纸上。而男主角阿柯虽然大多数时候显得懒惰且怕死,但紧要关头所展现出的重义轻生、珍惜友情等可贵品质,却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扉。
你死,我活全篇矛盾冲突不断,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文中对于玄奘法师形象的重新塑造,更是一大亮点。这部小说当年甫一发表便好评如潮,被誉为网络
武侠开山作品之一,出版后迅速占据畅销榜前列。
PS:碎石堪称网络武侠的先驱,其文风深沉悲凉,善写悲剧。他的另一部中篇武侠小说——【逝鸿传说】,曾经搬上西南大学的研究生课堂研讨会,万望诸君不要错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