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主观题专项复习
1.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
2.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1)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
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制作腐乳的原料中哪种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其分解成哪些小分子有机物? (3)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 (4)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12%左右? 3.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蔬菜的原因是 。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 ,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1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 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
4(2008年济南模拟)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和 。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
是 。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 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 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
5.(2009年茂名模拟)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
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
要灭菌的是: ;需要消毒的是: 。(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
2
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6.(2009年聊城模拟)下面是探究如何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与计数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 材料用具:农田的表层土壤、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9 mL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涂布器、无菌培养皿、盛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恒温箱。 方法步骤: (1)倒平板
分别将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应在 操作。 (2)制备土壤稀释液
取土样10 g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1 mL,转至盛有9 mL的无菌
7
水的大试管中,依次稀释到10稀释度。 (3)涂布
73
按照由10~10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 mL 进行平板涂布,每个稀释度下,无氮培养基应至少涂布 个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涂布 个。 (4)培养
放入恒温箱内,在28~30℃下培养3~4 d。 (5)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测试的平均值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
5
数是 。(稀释度是10) 预期结果:
相同稀释度下,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的菌落数 (填“多于”或“少于”)无氮培养基上的数目。原因是 。 7.(热点预测)下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是 。
(2)由途径1形成的植物B的可能基因型为 ,植株B成熟时不可育的原因是 。
(3)从到到的培育过程,需要调控的植物激素至少有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C与植株E的性状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5)从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 ,从植株A到植株D的过程属于 。(均填生殖方式)(6)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D的表现型与植株A相同的可能性为 。
3
8.(2009年惠州模拟)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 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 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
(2)C过程要用到的酶是 。这种酶在高温下仍保持活性,因此在PCR扩增时可以 加入, (需要/不需要)再添加。PCR反应除提供酶外,还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15
(3)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55℃-72℃”温度循环3次,
15
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N标记的DNA占 。
(4)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
(5)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 。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 。 9.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和部分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 ,B为 。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 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 ,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 ;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 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 。 (3)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 。如果红色区带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10.(2008年梅州质检)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 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 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 。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 (3)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 。 (4)观察形成的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
(5)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