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提升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提升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下)

3.2 生产要素

“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本节对比两省的生产要素,主要从地理位置和港口设施、劳动资本和知识资源方面来分析。

3.2.1 地理位置和港口设施

表1 浙、粤两省地理位置

省份 浙江 广东

自古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凭借拥有众多的沿海城市来发展出口贸易,因此中国能够长久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国家,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至今,宁波行政划分为副省级城市,广州时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发展程度也显而易见,所以浙粤两省的纺织大省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从海岸线来看。广阔的海岸线对于发展海上交通是非常有利的。广东省在中国大陆的最南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从经济落后的农业省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第一出口大省,沿海的地理位置功不可没,全省大海陆岸线长达公里,排名中国第二位。海上交通的便利和海洋资源的丰富,为广东省外贸出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海洋是广东省与世界各地交流的重要通道。浙江大陆海岸线为公里,位居中国第五位,但加上周边海岛,海岸线总长余公里,居中国首位。

从水域来看。长江是世界第二长的河流,长三角的交密集度、完善程度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的,浙江紧挨长江水系,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相邻,有着便捷的进出口通道,广东所拥有的珠江水系流量在中国仅次于长江,有着遍布全省

海岸线距离 2200公里 33680公里 水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周边地区 长江三角洲、上海、江苏 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 1

的支流,水路运输发达。浙江与江苏自古就联系紧密,关系良好。现在更是收益上海,发展的动力更加的强劲,成为长三角、沪宁杭经济圈的重要参与者。长三角地区以其坚实的发展基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辐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正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并且浙江省天然港湾众多,海运和河运都很发达,其中重要的沿海港口包括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台州港和嘉兴港,重要的内河港口有杭州港和湖州港。这些优良港口为开展海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以宁波一舟山港最为发达。广东省与邮邻香港与澳门,与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四省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而其中关键的是广东港澳,港澳都是国际城市的代表,香港更是世界金融中心,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正是因为香港和澳门广东省才能与国际接轨,与世界交流,广东沿海优良港口众多:包括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堪江港四个最重要的港口。

从以上方面来看,众多水域以及优良港口的形成为浙粤两省提高纺织业出口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2 劳动资本和知识资源

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产业,所以劳动成本对纺织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浙江2013年拥有人口4826.89万人,城镇平均工资为56571元。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据统计2013年年末广东一共有1.0644亿人口,相当于两个浙江人口,可以说有着相当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东省的纺织企业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主要是湖南、云南、广西等省份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往广东地区去寻找发展,产生巨大的劳动力转移。不过近年来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2013年广东省城镇平均工资为53661元。再次看来,浙粤两省都有着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频繁出现了“用工荒”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劳动力资源供求失衡,浙江的劳动力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而这对纺织服装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巨大的影响。2003年至2012年,增长了1.9倍,年平均增长12.95%,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极大的制约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过高的劳动力价格会使得纺织省份的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受到威胁。广东省成为纺织大省主要归功于其廉价的劳动力,正因为如此广东省受收入成本增加的影响就越大。

人才知识的发展也对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浙粤两省在教育方面都走在全国领先行列,在“211”“985高校中两省份都享誉全国。然而相对于

2

纺织业来说,浙江省有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技术学校,广东省也有纺织学院等院校,这都为培养纺织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推动,但是这类专业型学校学历较低,且数量较少。具数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0年浙江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就业人数总体增长,2010到年达到73.32万人。尽管浙江省纺织业就业人员不断扩张提升,但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主要以初中水平居多,并且从业人员没有受过足够的专业培训,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纺织业整体从业人员接受教育水平,科技人员比例仅为2.7%,其中硕士为0.1%,本科46.5%,专科53.4%。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量少、高素质人才少以及人才资源储备不足问题。在广东这样问题同样明显,并且广东省的外来人口众多,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相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高精尖人才。

3.3 需求条件

浙江省与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较大。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于浙、粤两省的纺织企业利润不断在压缩以于浙江省来说,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亿1120.19元,占销售产值的21.25%服装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83.34亿元,占销售产值的46.06%。国外需求的变动会对浙江纺织服装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从而减少了国外对浙江纺织服装品的需求。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且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对外贸易中,我国卖家收到美元货款,还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同样金额的美元货款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将不断下降。2003年至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幅度达到了31.22%,意味着,同样一笔美元货款,从2003年到2012年,其人民币价值下降了23.79%。可见人民布不断升值蚕食掉了原本属于企业的利润,另外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处于跃值的过程,导致了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贸易条件恶化。广东省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并且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失去了纺织服装生产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其国民经济中,并为完全被取代,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保护国内的纺织服装产业,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中国出口的纺织品经常遭受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阻碍,通过关税、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责任标准、产品质量体系等手段干预自由贸易。贸易壁垂等贸易保护政策也会影响国际需求。浙江省与广东省虽然作为中国两大纺织品出口地,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依然有着一定差距,自主创新体系与机制的不完善,行业研发技术能力不高等问题都容易受到国外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又由于经济产生的反复,极其容

3

易导致国际贸易保护升温,加剧纺织品服装行业的贸易摩擦,从而减少需求,为浙、粤两省份的纺织品出口产生巨大的阻碍。

3.4 相关支持产业

从纺织服装产业链来看,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大多位于低附加值的中游环节,主要从事纺织面料的生产和服装的加工生产。上游研发设计环节和下游营销、品牌管理还处在较弱的水平。上游研发设计环节薄弱。据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浙江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的经费总支出仅仅占销售收入的0.48%,远远落后于发迗国家的5%的比例。绝大部分的中小徼企业不重视研发,和科研院校机构的合作较少,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浙江省的机械行业可以说是国内领先,然而,面对国际先进水平来说,高耗能、高污染、自动化水平低、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国内先进身背依赖进口,据统计,2012年,我国纺织机械及零件进口额已经达到9.71亿美元。比如棉纺织机,浙江所生产的无梭织机采用的技术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广东来说,由于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下,广东纺织机械制造发展完善,这对广东省纺织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并且广东省拥有众多的博览会以及行业协会,往大的方面来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广交会有着很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往小的方面说,广东省纺织协会、广东省服装协会、广东省纺织教育协会、广东省纺织服装设计师协会等等。众多的行业协会成为了广东省纺织业发展的有意推动力,这些行业为广东省纺织业整体前进战略、应对贸易壁垒、获取行业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

3.5 企业的战略

从企业发展战略上来看,浙江省还主要依赖成本领先战略,较少实施专业化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并且由于浙江省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占优势,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加之创新能力不足,浙江省纺织产品额色差异不明显,趋同化较为严重,各类纺织服装企业将价格作为其竞争手段,同行业之间价格恶性竞争,造成现在的整体纺织服装业徼薄盈利的局面,平均利润率仅为5%。另外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也存在着问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将集团作为融资平台,开始涉及与纺织服装业不相干的业务。比如,浙江雅戈尔就开始进军房地产行

4

提升浙江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knf2e68r47hq70zb090vngk58yua010g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