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4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后限时集训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321页)

(2019·成都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下列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的时间长度一样

1.A 2.C [第1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雨下不小”反映的是夏季多雨的现象;“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第2题,寒露在秋分之后,寒露时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清明时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公转速度不同,故夏半年与冬半年的时间长度不一样。]

(2019·云南大理模拟)2019年11月8日,甲、乙两城市同时看到日落。甲市夜长14小时,乙市夜长比甲市短40分钟。据此回答3~4题。

3.甲市在乙市的( ) A.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这一天,甲市的日出地方时为( )

A.6时 C.8时

B.5时 D.7时

3.B 4.D [第3题,2019年11月8日,甲、乙两市同时看到日落,说明甲、乙两市都位于昏线上。甲市夜长14小时,则昼长为10小时,昼短夜长。乙市夜长比甲市短40分钟,即13小时20分钟,昼长为10小时40分钟,昼短夜长。说明甲、乙两市都位于北半球。11月8日正值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由此推断,昏线呈西北—东南向,且甲市的纬度较乙市高,甲市位于乙市的西北方向。故选B。第4题,这一天,甲市夜长14小时,则昼长10小时,根据日出时间=12-1/2昼长,可计算出该日甲市的日出时间为7时。]

我国某公司职员于2019年9月28日10: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长约4个小时的生产工作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公司办公楼可能位于( ) A.辽宁沈阳 C.四川成都

B.山东青岛 D.新疆喀什

6.若此时只剩下4个停车位(如图),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理想的车位是( )

A.①车位 C.③车位

B.②车位 D.④车位

5.C 6.A [第5题,由材料可知此时为9月28日,我国日出应为地方时6:00左右,影子大约按顺时针方向每小时转动15°,图中影子朝向距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约有45°,所以此时刻该地地方时为9:00左右,而北京时间为10:00,故该地经度约为105°E,再结合我国主要城市的经纬度进行选择。第6题,北半球太阳在天空中顺时针运行,影子也顺时针转动,大约每小时转动15°,会议进行3小时后,②③④车位都会处在太阳照射中。]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左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

12时的P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7~8题。

7.“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渭河平原 C.藏南谷地

8.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P点由b移向c期间,大庆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P点位于①位置时,大庆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D.P点位于①位置时,大庆昼长夜短,且昼在逐渐变长

7.A 8.C [第7题,谚语说明该地区既种植小麦,又种植棉花,应位于我国的北方,最可能是渭河平原。第8题,P点由b移向c期间,时间是从冬至到春分,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大庆市的太阳从东南方升起;P点位于①位置时,大庆的节气刚过秋分,最可能是寒露,此时大庆昼短夜长,且昼在逐渐变短。]

1月是恩克斯堡岛上最适于开展科考作业的时间。2019年1月6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船时隔一年再次到达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建)进行作业和考察。罗斯海新站位于恩克斯堡岛,恩克斯堡岛又称难言岛,素以难以言表的大风著称,该区域最大风速可达43.4米/秒。据此完成9~11题。

B.柴达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9.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在此期间我国的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 A.太阳均为东南升西南落 B.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太阳顺时针绕考察站转 D.昼夜长短差别先变大后变小

10.若在恩克斯堡岛刚出现极昼现象时观察太阳,则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3:00 东北方 C.15:00 西北方

B.8:00 西南方 D.19:00 东南方

11.恩克斯堡岛上1月最适于开展科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此时该地( )

①地面冰层最稳定 ②气温较高 ③大风天少 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照时间最长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9.D 10.C 11.B [第9题,我国的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11月至次年3月多数时间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但极昼时则是正南升正南落(长城站除外),3月21日正东升正西落,之后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太阳逆时针绕考察站转;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时间是冬至日,在此期间昼夜长短差别先变大后变小。第10题,南极地区太阳逆时针转,根据刚出现极昼现象时恩克斯堡岛大致的太阳运行轨迹图,即可得出当地时间某时刻太阳所在方向,3:00太阳位于东南方,8:00太阳位于东北方,15:00太阳位于西北方,19:00太阳位于西南方。

第11题,1月是南极地区的夏季,气温较高,会导致冰层不稳定;该地风大是考察的障碍,最适于开展科考说明此时大风天少;南极7月份地面冰层最稳定;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12月22日前后。]

王先生酷爱旅游,他在图中所示P城旅游时,拍摄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与日出同步)。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读图,完成12~13题。

12.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的当地时间为( ) A.3:00 C.11:00

B.7:00 D.13:00

13.这一天青岛(36°N)的夜长约为( )

A.10小时 C.14小时

B.11小时 D.16小时

12.B 13.A [第12题,王先生拍摄照片时,北京时间是5:00,这是东八区的区时。P城经度为150°E,当地时间即150°E的地方时,为7:00。第13题,这一天P地日出地方时是7:00,可以计算出P地昼长约10小时。P地纬度数值与青岛相近,南半球某纬度昼长与北半球相同纬度夜长相等,所以P地昼长与青岛夜长大致相等,即青岛夜长约10小时。本题若忽略“升国旗与日出同步”,就很难找到昼长计算的切入点。]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完成14~15题。

14.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向西北 C.向西南

B.向东北 D.向东南

15.又经过15天,地理小组到达新露营地,小组成员推测的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

14.A 15.B [第14题,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应当是春、秋分日,这是解题关键,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地方;春、秋分日日出地方时为6:00,而北京时间为7:00,则该地经度约105°E。再根据北极星仰角为40°,判断该地纬度为40°N;次日北极星仰角变大,说明向北行进;春、秋分日日落时间应为18:00(北京时间19:00),但实际为19:15,说明队员在向西行进。第15题,据前面分析该日为春、秋分日,第二日昼长变短,说明为秋分日,经过15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此时太阳开始从东南方向升起,A错;北半球昼变短且小于12小时,夜变长且大于12小时,则昼/夜的值变小,B对;北极圈内并无极昼,且开始出现极夜,C错;开始时露营地为40°N,且为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由于向西北移动,纬度升高,且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会小于50°,D错。]

(2019·济南模拟)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地平面上表示正西方向的是( ) A.①

B.②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mtp65usd7l7tx29ybm0wacw0f2i000ga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