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章末检测卷第2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5 000 B.新图图幅为原图的2倍 C.甲地地表坡度变陡
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河岸线相当于等深线,等值线稀疏,说明坡缓,水浅。因此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丙地。第2题,图示比例尺是1∶25 000,比例尺增大一倍,则新图比例尺为1∶12 500,A项错;新图图幅为原图的4倍,B项错;比例尺缩放,地表坡度不变,C项错;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D项正确。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据此完成第3~4题。
3.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 A.一路正西
B.先西北,后西南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南,后西北
4.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70°≈0.342)( ) A.1 800千米 B.13 500千米 C.5 000千米 D.3 330千米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为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所作大圆的劣弧,在北半球的两点凸向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在南半球的两点凸向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若两点恰好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是过极点的那段劣弧;若两点同位于晨昏圈上,因晨昏圈本身是个大圆,则为晨昏圈上的那段劣弧。图中甲、乙两地同位于北半球,所以二者之间最近距离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弧长,所以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第4题,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L=两点间的经度差×111×cosΦ千米(Φ为该纬线的纬度)。图示西北通道大致沿纬线延伸,所跨经度大约为130°,所在纬度大约为70°N,所以估算其长度为130×111×cos70°≈4 935千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测风塔基与湖面最大高差可达( ) A.599米 B.499米 C.399米 D.299米 6.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适合观赏日出 B.乙地宜作露营场地 C.丙地可赏湖光山色 D.丁地易受山洪威胁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从图中给出的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湖面的海拔小于2 200米,大于2 100米,测风塔基海拔大于2 500米,小于2 600米,故二者高差为300~500米。第6题,根据等高线“凸低为高”的规律可知,甲地东侧海拔高,为山脊,不利于观赏日出;根
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乙地处于河谷中,不适宜作露营场地;同理可得丙地西侧为山脊,观赏不到湖泊;丁处处于河谷,容易受到山洪威胁。
(2019广东广州、深圳、惠州第一次联考)我们通常用海拔(该地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差)来标定高度,若没有海平面,我们就需要重选一个基准面来标定高度,一般有椭球面和等重力面(如下图)两种基准面。读图,完成第7~9题。
7.西藏阿里高原上的每一座丘陵的海拔都超过了5 000米,从绝对高度的角度看,它们是( ) A.丘陵 B.山峰 C.高原 D.环形山
8.将地球看做一个椭球体,椭球体的表面被称为椭球面。但椭球面并未成为标定山体高度的基准面,原因是椭球面( ) A.不符合地球基本结构
B.过于简化,实用性差
C.比较复杂,不方便标定与比较各地山体高度 D.科学研究的初始习惯决定了其无法推广
9.若以等重力面为基准面,图中①②③④中,最高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