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dysarthric-clumsy hand syndrome, DCHS)约占20%,起病突然,症状迅速达高峰,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面瘫侧手无力和精细动作笨拙(书写时易发现),指鼻试验不准,轻度平衡障碍。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前肢及膝部。
(5)感觉运动性卒中(sensorimotor stroke,SMS):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及邻近内囊后肢,是丘脑膝状体动脉分支或脉络膜后动脉丘脑支闭塞所致。
腔隙状态(lacunar state)是本病反复发作引起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出现严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假性球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综合征和尿便失禁等。
诊断
辅助检查 CT可见内囊基底节区、皮质下白质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长方形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MRI可较CT更为清楚地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CSF和脑电图常无阳性发现。
诊断 1、诊断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脑部腔隙病灶。少数患者隐匿起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治疗
与脑血栓形成治疗类似。主要是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要强调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也可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治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抗凝治疗有效
资料整理组组长:李加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