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11:51: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48元 ?元 裤子

上衣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 51 -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用画图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 52 -

课 题 课 型 练习四 新授 教学时间 课时 第3课时 总课时 4 主备人 司小三 月 日(第 周 星期 )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教学目标 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学导学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多媒体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二次备课 P32练习四1-5题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 列举出10以内所有素数。 2. 你会把10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吗? 3. 小华、小强、小军3人下棋,每两个人赛一次,共要赛几次? 二、 练习。 1.32页第1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先自己独立完成。 2.32页第2题。 ⑴读题,理解题意。 ⑵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32页第3、4、5题。 3、教师统一订正答案。 三、 本课总结。 1、 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2、 对你来说你感到什么地方比较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53 -

课 题 课 型 练习四 新授 教学时间 课时 第4课时 总课时 4 主备人 司小三 月 日(第 周 星期 )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教学目标 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学导学 P32练习四6-11题 教学预案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6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 54 -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55 -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表格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uva10qux036aw5tvxo0daes3y38300x3d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