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33.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0届高三联考)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得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得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得大小反应景观类型得多少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得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34-36题。
34、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得: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35、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与景观优势度变化得主要原因就是:
A、气温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36、图表中浓江流域得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得保护、水土得保持与经济得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得: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37.(2015·武汉调研)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32分)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得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得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得影响。
(20分)
(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12分) 38.(2015·武汉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得牧场。随着季节得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得草原与高山牧场得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得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与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得差异。(6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8分)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得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得好处。(12分)
1-5CABDA 6-10BBDAD 11-15BABDC 16-20ACDAC 21-25BDBAA 26-30DCACB 31-36 CADABD
37.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得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 、河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与建坝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1)热带雨林。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得变化会导致其她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得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得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得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得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38.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就是其转场得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得海拔高于北坡;北坡得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得(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得(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得(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得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得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与草场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