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也就是位移的大小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不等于零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2.如右图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 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1,Ⅱ中拉力大小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ɑ应是( )
A.若断Ⅰ,则B.若断Ⅰ,则C.若断Ⅱ,则
,方向水平向右 ,方向水平向左 ,方向水平向左
D.若断Ⅱ,则a=g,方向竖直向下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变化 B.加速度一定变化
C.合力一定为零 D.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4.如图所示,重型自卸车装载一巨型石块,当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没有下滑时,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石块对车厢的压力不变 B.石块没有下滑时,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石块对车厢的摩擦力变大 C.石块开始下滑时,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石块对车厢的作用力变大 D.石块开始下滑时,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石块受到的合力不变
5.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其下落的第2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10W B.20W C.100W
D.200W
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C.位移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加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7.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A的周期约为12小时,B的周期约为16小时,则两颗卫星相比( )
A.A距地球表面较远 B.A的角速度较小 C.A的线速度较小
D.A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8.原来静止的氕核(()、氘核
)、氚核
()混合物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具有相同的
( ) A.速度 B.动能
C.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只有体积、质量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C.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间隔,短的是时刻 D.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
10.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国内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增加人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伤害 11.关于重力势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个物体处于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B.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1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则不正确 ...
2
A.小球下落的最大的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二、填空题
1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
1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距离地面高为45m的高空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10 m/s,则物体开始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__ s,落地瞬间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__ m/s。
15.一物体在某星球表面受到的吸引力为在地球表面受到吸引力的N倍,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倍,若该星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则该星球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 倍.
16.一个质量为 2 千克的物体从离地 45 米处自由下落,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是_____。落地时重力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_。( g =10m/s )
17.一列简谐波的图像如实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当这列波进入到其他介质中时,该波的图像变成如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和原来相比______(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2
2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0,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总共获得了6组实验数据。
(1)该同学把6组数据对应的点标在图像中,请你根据这些数据点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以得出该弹簧的自然长度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相比较: 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器材,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轻绳跨过固定在长木板末端的滑轮,端连接砂桶,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滑块上的拉力传感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滑块尾部相连接,砂桶离地面足够高。调节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