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10月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4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36.(1)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行为发展理论除了塑造某种行为之外,还可运用于减少某种行为发的概率,也就是某种行为的消退。(2分)(2)所谓消退,正好与强化作用相反,是指撤销促使某种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从而设少该行为的发生概率。(2分)(3)应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时,大多数人会采取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的方式,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从而制止不良行为,但很难真正减少儿童的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而消退方法对于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则是非常有效的。(3分)(4)上述案例中,这位工人综合运用了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强化和消退的原理,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首先运用了强化原理,通过给孩予以奖品报酬的方法,提高了孩子吵闹出现的概率。慢慢地,孩子们将吵闹与获得报酬结合起来。当孩子们习惯了这种奖励之后,工人逐渐减少了强化物,并最终完全不给予奖品,这使得孩子们吵闹的行为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3分)37.(1)幼儿绘画过程是幼儿用视觉符号表达内心所想、所感,反映了幼儿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过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发现。该装例中的妈妈对洋洋绘画过程进行不当指导,通过语言传递着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限制了洋洋的思维,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儿童不会画。这暴露出成人对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等关系的错误认识。(2分)(2)皮亚杰认为思维源于动作,语育源于社会学习,思维是从个体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中抽绎出来的,而语言产生于经验,两客是异源的。(2分)(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个体的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该案例中的妈妈过分重视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洋洋的绘画过程变成了执行妈妈语言指令的过程,约束了孩子对美的感受以及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2分)(4)幼儿的思维是在各种探索行为中得到发展,成人过度使用语言去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以致孩子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儿童的内部智慧发展。(2分)(5)因此,成人应更多地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寻求答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限中的客观世界,才能使思维得到良好发展。(2分)6

2016年10月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ix0l8kcef3gyk618jsm0fvam2gyzr007g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