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19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2、笔算:求35与27的和。
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1。
a.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c.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d.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20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 900+100= 1000+100= 3、估算: 599+800≈ 900+101≈ 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2、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三、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3课时:连续进位加 21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载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载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你能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又能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吗?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谁能摘下玉米?
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
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下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536 915 351 85 464 649 873 792 127 208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小君可以怎么走?走哪条路最近? 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九、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22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2、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0-7= 35-8= 63-4= 26-7= 2、笔算: 54-21= 79-37= 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
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 独立完成25页第1、2、3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