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A选项正确。 2.【答案】C【解析】《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A、B、D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C选项正确。 3.【答案】C【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C选项正确。 4.【答案】D【解析】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选项正确。 6.【答案】C【解析】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C选项正确。 7.【答案】D【解析】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共产党组织。D选项正确。 8.【答案】A【解析】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A选项正确。 9.【答案】B【解析】鉴于当时的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中共一大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B选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共三大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中共四大提出注意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B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因此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B选项正确。
12.【答案】A【解析】新三民主义弥补了旧三民主义的缺点,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A选项正确。
13.【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党内合作的方式;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C选项正确。
14.【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努力遭到失败,陷入彷徨和苦闷的时候,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A、C、D时间较晚,当时不是主要影响。B选项正确。
15.【答案】B【解析】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这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B选项正确。
16.【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判定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五四运动以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C选项正确。
17.【答案】D【解析】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相当完整的介绍,而且作出了基本正确的阐释。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其他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间要晚。D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解析】对毛泽东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比较大的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写的文章,不是书。BCD选项正确。 2.【答案】ACD【解析】B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其余三项都是五四
以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ACD选项正确。 3.【答案】BCD【解析】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内容,其余三项都是新三民主义关于民生主义的内容。BCD选项正确。 4.【答案】AB【解析】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C“取消二十一条”是五四运动的口号;D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 5.【答案】BC【解析】毛泽东是五四运动左翼骨干的代表;董必武是来自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在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来自于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的代表是陈独秀和李大钊。BC选项正确。 6.【答案】ABC【解析】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封建官僚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ABC选项正确。 7.【答案】BC【解析】陈独秀、李大钊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AD筹建中国共产党时间比较晚。BC选项正确。 8.【答案】ACD【解析】在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来自于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家的代表是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杨匏安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的代表之一。ACD选项正确。 9.【答案】ABC【解析】D是其最高纲领中的内容,其余三项都是中共二大宣言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ABC选项正确。
10.【答案】ABCD【解析】四个选项皆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工人运动。ABCD选项正确。
11.【答案】ABCD【解析】改组后的国民党,从原来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改变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ABCD选项正确。
12.【答案】ACD【解析】B为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其余都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ACD选项正确。 13.【答案】BC【解析】A、D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BC选项正确。 14.【答案】ABD【解析】C是错误干扰项;其余三项都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的论战。ABD选项正确。
15.【答案】BCD【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属于主观原因,其余三项皆为客观原因。BCD选项正确。
16.【答案】ABCD【解析】ABCD选项都是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 17.【答案】BCD【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并不意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通常认为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旧民主革命有一个交替时段,故A错误。BCD选项正确。 18.【答案】ABC,【解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ABC选项正确。 19.【答案】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20.【答案】ABCD.【解析】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表现在上述四个方面。ABCD选项正确。
21.【答案】BCD【解析】选项BCD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所犯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选项A是陈独秀个人的工作作风。BCD选项
正确。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继续深入,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改造社会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2.【答案要点】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答题思路: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领导阶级的不同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所以,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答案要点】
(1)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是:①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②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革命的政党。③共产国际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是:国民党一大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主观上,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也给大革命的失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答题思路:(1)国共合作的背景从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来分析;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从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结合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来分析。(2)大革命的失败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