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10.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a;带电小球b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以相同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b;带电小球c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以相同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c,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则( )
A.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关系为B.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关系为C.到达最大高度时,b小球动能最小 D.到达最大高度时,c小球机械能最大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2Ω时,电路中标有“3V,6W”的灯泡L和内阻r0=0.5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M都恰能正常工作。试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2.在某次动手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测量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用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CD组装成了如图所示的轨道,其中AB倾斜,CD水平,两木板连接处平滑相接。将小物块从木板AB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停止运动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小物块释放时距水平面的高度h以及在木板CD上滑行的距离x,为测得动摩擦因数,该同学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释放高度h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对应的h1、x1,h2、x2,h3、x3,……之后以x为纵坐标,h为横
坐标描点作图,得到一条倾斜直线,斜率为k,则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用测量量和k表示)。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挡板上,处于原长时另一端位于水平面上B点处,B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水平面的右侧C点处有一足够长的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斜面倾角为37°,斜面上有一半径为R=1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斜面切于D点,半圆轨道的最高点为E,G为半圆轨道的另一端点,=2.5m,A、B、C、D、E、G均在同一竖直面内。使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P挤压弹簧右端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P,P到达B点时立即受到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大小为F=5N的恒力,一直保持F对物块P的作用,结果P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E时的速度为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取
.sin37°=0.6,
。已知P与水平面斜面间的
(1)P运动到E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若其它条件不变,增大B、C间的距离使P过G点后恰好能垂直落在斜面上,求P在斜面上的落点距D点的距离。
14.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的位移加速度大小为多少?4s内的位移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C B B B 二、多项选择题 7.ABD 8.AD 9.BC 10.BD 三、实验题
11.(1)11V(2)20W
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为:
,则该汽车的
12. 木板AB的倾角
四、解答题
13.(1)
2
(2) (3)
14.5m/s;36m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竖直放置的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其极板带电量为Q,在两极板之间,用轻质绝缘丝线悬挂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看成点电荷),丝线跟竖直方向成θ角时小球恰好平衡,此时小球离右板距离为b,离左板的距离为2b,如图所示,则
A.小球带正电,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B.小球受到电场力为
C.若将小球移到悬点下方竖直位置,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D.若将细绳剪断,小球经
时间到达负极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人类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月球半径R,引力常量G,则( ) A.月球的质量为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近月卫星的角速度为
C.近月卫星的周期为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受水平恒力 F 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物体在 P 点的速度方向与 PQ 连线的夹角 α = 60°,从 P 点运动到 Q 点的时间为 1 s,经过 P、Q 两点时的速率均为 3 m/s,则恒力 F 的大小为
A.6 C.3
N N
B.6 N D.3 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