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 区域空间定位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6:16: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本题的审题关键是要抓住“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 该住宅位于地下,说明其夏天凉快,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B。 答案:(1)B (2)D (3)B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8·728平行难度卷(2))攀岩运动集竞技、健身、观赏、挑战于一身,有“岩壁芭蕾”之称。我国南方某地的地貌为攀岩提供了极佳的场地,一个个独立的山峰鳞次栉比(右图),每一座独峰都有陡峭的岩壁,岩壁节理发育,因风化多凸点、坑洞、拐点、裂隙等,但表面非常粗糙坚硬。攀岩爱好者评价这里说:“这是上帝专门为攀岩爱好者创造的天然攀

岩圣地。”近十年来,参加该地每年举办的“攀岩节”及相关活动的中外攀岩爱好者逐渐增多。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分布在该地区的典型地貌为( )

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火山地貌 2.从利于攀岩的自然因素考虑,在该地举办“攀岩节”多选择在每年的(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C 读图文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故排除A、B、D,选择C。 2.D 考虑该地的气温与降水,利于攀岩的季节应晴天多、降水少、温度适宜,故选D。

(2018·衡水金卷压轴卷(二)地理试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选择性,通常把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00-700mm波段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光合有效辐射,完成3~4题。

3.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1月9日 多云 B. 6月9日 晴朗 C. 7月9日 多云 D. 10月9日 晴朗 4. 该地可能位于( )

A. 太行山脉 B. 大兴安岭 C. 武夷山脉 D. 阿尔金山

3.C 读图可知,光合有效辐射在一天中存在波动,说明为多云天气,且由横轴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得昼长约为13h,大于12h,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同时满足这里两个条件的只有C选项,所以C正确;AD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错;B选项天气晴朗,错。

4.D 据图可知昼长约为13h,由昼长公式昼长=(12-日出)*2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时间约为5:30,比北京时间早约2小时,则经度相差约30°,大约位于90°E,D正确;排除ABC。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7.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冰川与岩浆相映 C.成群的企鹅

B.极昼 D.台风

5.D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堪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6.A 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能资源丰富。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 7.A 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 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 (2017·课标卷II)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8~9题。

8.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9.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8.A 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高,位于北极极圈内,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9.B 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故选B选项。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2016·江苏地理)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0~11题。

10.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10.D 读图可知,画①显示有高大的山脉、幽深的峡谷,与丘陵地形特征不符合,排除;画②显示平地上的孤峰,是喀斯特地貌景观,排除;画③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排除;画④显示有低矮的丘陵,以及河流、小船等,符合我国江南丘陵景观特征。

11.C 由上题可知,画③描绘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因而其形成原因为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3.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12.B 该大陆西部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5 000米,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受赤道低压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13.A 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导致当地降水较多。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较少。

(2017·郑州模拟)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所在区域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影响图中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河流 C.经济发展水平、地形

B.海陆位置、地形 D.河流、气候

15.夏季风较弱的年份,乙地夏季降水与常年相比( ) A.较少 C.无差别

B.较多 D.无法确定

16.与甲城市附近相比,乙周围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夏季光照更足,有利提高单产 B.冬季气温更低,有利农产品保存 C.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收获 D.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14.C 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为汉中,地处秦岭以南的山区,由于地形崎岖,该地区铁路线少,且绝大部分在平坦的河谷;乙为淮南,地处淮河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运输量大,铁路密度较大。所以影响山区铁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平原区主要则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C。

15.B 夏季风较弱的年份,夏季风向北推进得慢,一直徘徊南方地区,所以南方降水较常年增多,所以乙地夏季降水与常年相比较多。故选B。

16.D甲、乙两地纬度相同,都位于季风区,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相近,不同的是乙地处平原,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商品率高。故选D。

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 )

A.气温日较差约为40 ℃ B.春季多大风,夏季基本无风 C.气温年较差约为50 ℃

D.7、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 区域空间定位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3467ykja5kaxd91bwp423gj8gjlb00l3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