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9:4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使得他们在游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表现。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的过程儿童可以尽情尽兴地体验着偷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4、自由性。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规则来自游戏的内部,没有目标的压力。5、假想与真实的转换。儿童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适时的进行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6、人与人(物)的交流。象征性游戏中的角色分配需要协商和交流,也会有与材料、玩具的交流等。7、各方面能力的延伸。游戏发展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与他人合作等各种能力。(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分析题(共16分)

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甚至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时,就像霜打的茄子— 蔫了,不敢当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得大哭…

分析小明的这种心理并提出教育措施。

答案要点:小明的这种表现就是俗话说的“窝里横”,大多发生在2-6岁的孩子身上。

原因:(6分)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关系。2、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在陌生环境就不知所措了。

措施:(10分,无展开酌情扣分)1、改变渝爱的教育方式、停止对孩子的过度保护;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3、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4、有足够的耐心。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

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9、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1、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2分)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2分)判断行为时根据后果的大小;(2分)看待惩罚上,把惩罚看成天意,赞成严厉惩罚。(2分)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直觉行动思维在先;(2分)具体形象思维随后;(2分)抽象逻辑思维最后;(2分)其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2分)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2分)认知因素;(2分)移情;(2分)强化。(2分)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令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个体成熟的原则的含义: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以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6分)2、育儿观念及其启示:(10分)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

每一个阶段的乐趣。(未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6分)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5、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这上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2、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三个发展阶段中。

6、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

7、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8、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间题与回答。

10、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一听觉、视学一触觉、视学一动觉之间的联合。

11、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全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会产生什么影响?

分离的表现;(4分)痛苦情绪的负面作用。(4分)

2、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分)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2分)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2分)句子长度由短到长。(2分)

3、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感知者;(3分)表现者;(3分)欣赏者。(2分)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答案要点:1、皮亚杰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自己的阶段,其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2、教育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3、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人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这是依恋的一种表现,是依恋情感的转移;2、小红毯成为安全的依托;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依恋行为,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3、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4、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5、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 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3、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4、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它们是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

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6、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7、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6262sf6d23x6i11fyp2nsft0iuth00r3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