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导向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作者:李静
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06期
摘 要:财务管理人才需要按照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从业目标进行培养。职业导向型的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需要专业人才,但培养这种特殊人才需要专业化的模式,尤其是对市场状况的考量,是必要的因素之一。论述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分析了财务管理人才职业导向培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有效培养模式及完善该模式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导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6-0130-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6.5;F275;G642 ; ; ; ; 文献标志码:A
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其中既有国家政策性的指导因素,也有市场因素综合提升的效果,因此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当前,教育行业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了具体化的模式,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高校提出了专业化建设的目标,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职业导向型的方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对于这一模式的建立,还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当中不断探索[1]。
财务管理工作要结合行业情况以及经验对工作内容作出指导和判断,这样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论和工作导向。对于这一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增加实践机会,促进人才成长,不断使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操作中,丰富其职业技能。 1;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中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在高校教育的供应链条上却出现了难以满足的状况,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并未直接对接市场,导致人才培养脱节。主要是因为高校教育的具体内容无法快速结合时代需求和市场实际状况,而且对相关学科的划分不够明确,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也未能充分落实,导致部分人才培养模式走向了过度理论化,难以为实际市场提供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对此,高校应该化解这种差异化矛盾,通过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引导,获取更多的资源空间,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对接效果[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