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个探测器保护面积(m)
K--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0.7-0.9,其余取1.0
④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应考虑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
⑴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⑵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mm-600mm时,应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⑶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 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⑷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⑤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距离应符合规定。锯齿型层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距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⑥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⑦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设置探测器。
⑧探测器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⑨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是指在距离探测器中心半径为0.5m围的孔洞用非
燃烧材料填实)。
⑩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c)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 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d) 下列场所可不设火灾探测器: 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 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 不便于使用、维修的场所。
e)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气体容易泄漏出来气体容易流经的场所,及容易滞留的场所,安装位置应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安装现场气流方向、温度等各种条件来确定。
f) 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有充足的视场,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保持平等,远离强磁场,避免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
g) 其它类型的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应按设计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安装。
h)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时应先把盒子固定在主龙骨上或在顶棚上生根作支架,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0.15m的余量 ,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i)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j)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k) 探测器的接线应按调入才厂家要求接线,但“+”线应为红色,“-”线应为兰色,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屋顶)的距离(mm)
l) 同电流类别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或线槽的同一槽孔。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截面积为50mm2及以下的导线导线,每超过30m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固定:穿入管的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导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线槽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积的50%。
21) 导线连接:
a) 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去掉氧化膜再进行连接,而后加焊,包缠绝缘。接线端子压接:多股导线(铜或铝)可采用与导线同材质且规格相应的接线端子。削去导线的绝缘层,不要碰伤线芯,将线芯紧紧的绞在一起,清除套管、接线端子孔的氧化膜,将线芯插入,用压接钳压紧。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于1~2 mm(见图1)。
b) 导线与平压式接线柱连接时,单芯线连接(单芯线和多股软线连接)缠绕5~7圈后,折回头夹实后涮锡,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于1~2 mm(见图2)。 c) 多股铜芯线用螺丝压接时,先将软线芯做成单眼圈状,涮锡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紧牢固,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于1~2 mm(见图3)。
d) 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压接):把要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入接线桩头针孔,导线裸露处针孔1~2mm,针孔大于导线直径1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见
e) 铜导线焊接:电烙铁加焊:适用于线径较小的导线的连接及用其他工具焊接困难的场所。导线连接处加焊剂,用电烙铁进行锡焊。 焊接完后必须用布将焊接处的焊剂及其他污物擦净(见图5)。 图5
22) 导线包扎:
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采用橡胶绝缘带包扎时,应将其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 23) 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
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护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遥测。
绝缘遥测:导线敷设完毕后,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0MΩ。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兆欧表上有三个分别标有“接地”(E);“线路”(L);
“保护环”(G)的端钮。可将被测两端分别接于E和L两个端钮 上。 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线路绝缘遥测时,首先将盒导线分开。遥测应将干线和支线分开,一人遥测,一人应及时读数并记录。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读数应采用1min后的读数为宜。
24) 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在送电前进行遥测,应先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遥测方法通上所述,确认绝缘遥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
25) 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应与强电线路的竖井分别设置,如果条件限制合用同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26) 钢管与其它管道如水管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直敷设在水管上面(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当管路交叉时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
27) 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局所。
28) 线槽敷设宜采用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杆的直径不应小于6mm,固定支架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1.5m,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弯和弯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0.5m以,应设置固定支撑点。 29) 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30) 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表面光滑相接,即螺母放在线槽壁的外侧,紧固时配齐平垫和弹簧垫。 31) 线槽的出线口和转角、转弯处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