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缩软件压缩的文件格式)。
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mp4等),视频尺寸为640*480,音频格式为AAC(.aac、.m4a、.f4a)、MP3、Vorbis(.ogg、.oga)。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视频处理为常用的文件格式;视频时间为5—10分钟。
④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文件格式可以是ppt格式,也可以是flash、authorware等其他格式;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教学反思包含教师自评、学生反馈、同行点评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文件格式为word。
⑤每件作品的执教教师限报一人,同一作者可报2件作品。 ⑥选送数量:各设区市各学科选送作品不超过20节。 ⑦微课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报送,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一式四份)。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
作品分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 Ⅰ.学科要求 幼儿园:不限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 Ⅱ.作品要求
①作品须同时提供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②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和相应的课程标准选择一个课时内容作为活动课例。
③内容应反映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恰当,能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创新和超前意识,体现教师的个性教学特点。
④视频处理为wmv或flv格式的文件(具体参数设置要求及视频压缩软件可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教学视频加音频的总码率应该介于400-500kb,分辨率640*480(4:3)像素,生成后的视频要求播放动态画面无明显锯齿,无拖尾、无抖动现象,画面干净无明显噪点,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音频要求清晰可辨无杂音,录像时采用双机位拍摄。
⑤每件作品的执教教师限报一人,同一作者限报1件。 ⑥选送数量:各设区市各学科选送作品不超过5节。 ⑦参评课例在江西省基础教育网上报送的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一式四份)。
(3)交互式教学课例
交互式教学课例: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媒体(电子白板等),把交互式教学媒体作为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
科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互为主体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新模式的课例。课例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促进师生、生生、人机在课堂中更加互动,让教学过程充满个性化、人性化。
作品分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 Ⅰ.学科要求 幼儿园:不限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 Ⅱ.作品要求
①作品须同时提供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②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和相应的课程标准选择一个课时内容作为活动课例。
③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科教学特点,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师生共同成长;要对所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交互式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明示教学中所用资源(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教学实施过程要体现基于交互式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创新的学与教模式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总结与反思要包括应用交互式教学媒体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学资源的应用、交互
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④视频处理为wmv或flv格式的文件(具体参数设置要求及视频压缩软件可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教学视频加音频的总码率应该介于400-500kb,分辨率640*480(4:3)像素,生成后的视频要求播放动态画面无明显锯齿,无拖尾、无抖动现象,画面干净无明显噪点,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音频要求清晰可辨无杂音,录像时采用双机位拍摄,可加一条数据线采集白板图像。
⑤每件作品的执教教师限报一人,同一作者限报1件。 ⑥选送数量:各设区市各学科选送作品不超过5节。 ⑦课例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报送的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一式四份)。
3.电教论文
电教论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研究与论述,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研究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作品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 Ⅰ.论文选题范围
①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 ②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的方式的研究。 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 ④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研究。
⑤微课程、颠倒课堂、微课件的实践应用研究。 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⑦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研究。 ⑧个人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⑨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⑩其他 Ⅱ.论文要求
①立论正确,材料可靠,以事实为依据,正确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论证精辟、切实、具有新意。
②文字力求准确、简洁、流畅、明了,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
③论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按顺序):论文题目、姓名、作者单位、邮编、内容提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④论文正文一律使用4号宋体。
⑤每件作品的作者限报两人,同一作者限报1件。 ⑥选送数量:各设区市报送参评论文不超过40篇。 注:以上部分类别的作品如符合报送“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要求,将择优推荐。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愿意参加的作者在第二十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网络平台上进行作品网上上报的同时,确认是否同意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放弃者可不报。
(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1.学科课程资源的类型
全省中小学现行教学版本的所有学科。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