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桥888逢考必过登顶人生学前儿童保育学通关宝典逢考必过知识桥系列良心出品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
考点1:保育的概念★(考试大纲:识记)【名词解释】保育是指成人对儿童的保护和养育。考点2:学前儿童保育★(考试大纲:识记)【单选、名词解释】(1)概念:成人为0--6岁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给予他们精心的保护和养育,促进他们身心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系列活动。(2)含义:①“保”,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②“育”,教育儿童使之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技能和安全自护技能。考点3: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大纲:识记)【单选、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保育学是指以学前儿童保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现象作为研究对象;(2)发现并探讨学前儿童保育活动开展的基本规律;(3)提高学前儿童保育工作实践的科学性的一门学科。考点4:健康★(考试大纲:识记)【单选】(1)世卫组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知识桥888逢考必过登顶人生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注意1】保育的本质是对儿童健康的保障。【注意2】现代保育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二、保育与教育
考点1:《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考试大纲:识记)【单选】(1)保育和教育结合的原则;(2)“保教并重”。考点2:保育与教育的辩证关系★★【简答】(1)相互依存、相互渗透;(2)保育是教育的基础,保育工作是为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服务;(3)保育具有教育职能,是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4)对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认识。第二节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
一、学前儿童保育目标、内容和作用
考点1: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单选】(1)保障身体健康;(2)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3)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并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使身心健康全面、充分的发展。考点2:学前儿童保育的内容★★★【简答】(1)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2)为学前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4)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知识桥888逢考必过登顶人生(5)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6)教学和其他活动中的保育。考点3:学前儿童保育的作用★★★【简答】(1)保育为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效的保障;(2)保育是对学前儿童饮食起居全方位的照顾,也是对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3)保育的部分职责是帮助儿童融入“社会”。【注意1】“保教结合”的根本原则是学前儿童保育目标的制定的依据。【注意2】幼儿园是学前儿童接触“社会”、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主要场所。考点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发展目标(2012教育部)★领域子领域①具有健康的状态;身心状况②情绪安定愉快;③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①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健康动作发展②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③手的动作灵活协调①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②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③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标第三节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发展和观念更新
一、我国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和现状
考点1:幼儿教育发展历程★★【单选】(1)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叶;(2)我国第一所幼儿园:1903年,端方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创办湖北幼稚园;(3)民国时期:幼儿教育进一步推广并得到发展;①张雪门在宁波创办星荫幼稚园;知识桥888逢考必过登顶人生②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③陶行知创办南京燕子矶幼稚园。(4)抗日战争时期:①战时儿童保育会:1938年,成立于汉口,宋美龄担任理事长;②延安保育院:战时儿童保育会分会之一,原称“陕甘宁边区分会第一保育院”,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均为名誉理事。(5)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6)改革开放以来:幼教进入崭新阶段,保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二、发达国家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影响和借鉴
考点1:学习和借鉴★(考试大纲:识记)【单选】美国保育机构多元化借鉴作用政府主导+立法保障理性教育目标+明确培养方向日本全国致力发展幼教事业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保育宗旨和目标具体明确三、学前儿童保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考点1:现代保育观★★★【简答、论述】(1)核心思想:儿童为本,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具体表现:①现代保育观念是科学的;②现代保育观念是人性化的;③现代保育观念是动态的、发展的;④现代保育观念是综合的、全面的。知识桥888逢考必过登顶人生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征
一、动作发展
考点1: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结构基础★★★【单选】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骨+骨连接+肌肉→保护+支持+运动。(1)骨:①构成:骨膜+骨质+骨髓;②成分:有机物(韧性和弹性)+无机物(坚硬);③骨连接形式:直接连接+间接连接;④学前儿童骨发育:发育内容总特征脊柱骨骼①蛋白质多+有机物多+钙磷少②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可塑性强+受压易变形7岁前未完全固定,易变化腕部力量较弱,10-13岁钙化完成(2)肌肉:①学前儿童肌肉发育特征:发育内容①较柔软,含水分较多,能量储备较差总特征②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③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大肌肉群小肌肉群3-4岁:发展明显5-6岁:开始发展,精细动作提高【注意1】人体有600余块肌肉,约占全身重量的40%【注意2】足弓:增加站立的稳定性+保护脚底神经和血管+减少对面对身体的冲击力。婴儿期过早或过多练习走路→足弓塌陷→扁平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