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教育)2019春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0课《竹》教案 浙美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9:28: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课 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水墨画竹及简单的竹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了解传统的竹文化。

2.欣赏与竹相关的名作、竹制工艺品,探索竹文化,在临摹、制作与竹相关的作品中感受竹文化的魅力。

3.领会传统文化中将植物人格化的内涵,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品格的象征之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与松、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又与兰花、菊花、梅花一起被称作“四君子”,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墨竹更成为花鸟画的基础画种之一,中国画画家几乎都会画竹子,苏东坡有诗云: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诗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课本通过对北宋文同的《墨竹图》、清代郑板桥的《兰石图》及现代石增泉的《中国精神》等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竹子是中国文人画家借画言志的重要表现题材。学生从竹子的图片、描写竹的摩崖石刻及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品种及结构,自主探究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和水墨竹子的画法,掌握竹的形态、构图要点、疏密

关系等要素。课本还选取了竹皮的制作过程、民间艺人编织竹制品的图片以及竹制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感受愉快、美好的情绪。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的竹文化,认识竹所具有的优秀品格。

难点:在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竹时,能较好地掌握画墨竹时用笔用墨的方法,能合理利用技法制作竹子工艺品。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水、临摹范本等与画墨竹相关的材料。 (教师)毛笔、墨、宣纸、水、临摹范本等与画墨竹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1.提问导人。

(1)如果让你选择成为一种植物,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揭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竹子。教师: “老师也想-为竹子,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竹子吧。 板书课题:《竹》。 2.深入感知。

(1)举行“咏竹大会”,让学生说说关于竹子的诗句、词语及故事等。 引导学生谈论竹子的品格并作一个总结,依次分组板书。 (2)引一引。

文人用诗词来歌颂竹子,抒发心志,历代画家们也喜欢表现竹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竹子不仅具有优秀品格的寓意,也是中国花鸟画基础练习方法之一,所以中国画画家都会来几笔墨竹。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画竹的名家,孙导学生进行欣赏。 (3)看一看。

老师出示历代墨竹精品,让学生欣赏并谈一谈感受。教师总结并讲解。 (4)比一比。

以文同《墨竹图》为切人点,讲讲《胸有成竹》的故事,强调学生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出示竹叶与柳叶,让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 3.技法体验。 (1)学一学。

出示真实的竹子,引导学生观察。并以吴镇《墨竹图册》为例,边示范边讲解竹子的画法。

①中锋淡墨画竹竿。(中锋用笔,一波三折篆书法,稳中求圆。) ②浓墨中锋画竹节。 (上抱“乙”字,下抱“八”字。) ③中锋用笔画竹枝o(用笔参照竹竿,可从不同的方向开始画。)

④浓墨中锋画竹叶。(藏锋起笔,速度稍快,有大有小有转折,与柳叶有别。) (2)教师提示注意的要点:

①画多根竹时要注意每根竹子的竹节位置要错落有别。

②忌三根竹竿或竹节相交于一点。

③画多根竹竿时要注意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3)临-临。

发下墨竹范本,学生临摹,并提上诗句。 (4)评一评。

让学生根据对竹子品格的理解或喜好,将自己的作品贴到板书中的竹子品格分组上(再次感悟竹子品格,见第2步)并相互点评。 4.课后拓展。

竹子浑身是宝,它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课后请同学们去了解一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搜集竹篾、竹枝、竹竿、竹叶等原材料及手工所需的其他工具。 教学过程

1.实物导入。

笛声或笛箫实物导入,讲述丝竹之音的概念。竹音,泛指中国传统的管制乐器。如果没有竹子,我们中国的音乐史便不会那么灿烂了。上节课我们从精神文化层面去了解了竹子,这节课我们再从生活应用方面去更全面地了解一下竹子吧。揭题板书:《竹》。 2.加深认知。 (1)说一说。

教师介绍竹子的相关知识:竹子的种类、生长周期等。 (2)问一问。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竹子做的物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归纳为“衣、食、住、行、用”,分组板书。 (3)忆一忆。

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竹子有关的趣事,深切体会竹子对自己生活有过的影响。 (4)比一比。

竹子与木头的不同之处。

总结:竹子可再生的速度很快,而且竹子韧性好,易于加工塑造成各种用品,所以可以被大量地运用于生活中,这是竹子的优势。而树木则至少十年才能成材,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应倡导人们多用竹而少用木。 3.创作体验。 (1)想一想。

出示竹篮子,问学生足用竹子的什么部位做的、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竹签、竹皮等制作方法。 (2)赏一赏。

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竹制品,进一步扩散学生思维。了解竹子的基本加工方法。 (3)做一做。

以竹子的竿、枝、叶、根为原材料,通过拼、贴、剪、刻、穿、粘、插、编、画等方法创作一件平面或立体的竹制品。教师巡回指导。 (4)评一评。

通过自评、互评等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 4.课后拓展。

课后搜集—些竹制品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方便自己的生活。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5 页 共 5 页

(小学教育)2019春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0课《竹》教案 浙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jy48qk1p7u3cm9b9nu86wqu5roq7003a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