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 。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填“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并判断c地具体风向。 答案(1)8—16时
(2)变小
(3)热力环流方向如下图。
c地具体风向为东南风。
解析第(1)题,材料二中近海洋面气压高于陆地近地面,说明近海洋面附近气温低于陆地近地面,处于8—16时之间。第(2)题,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陆间温差变小,a、b间等压面弯曲度减小。第(3)题,根据a、b两地气压性质,首先确定垂直运动气流,然后确定水平运动气流,进而完成热力环流。气流在从b经c向a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5
博斯腾湖区域图
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博斯腾湖湖水来源主要是河水,支出主要是蒸发。而近年,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蒸发主要与气温有关。蒸发的加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同时人为原因也可能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夏季比冬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用湖水量大,水位下降多,而冬季虽然入湖水量少,但蒸发量少,使用量也少,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季节差异会更小。第(2)题,由图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应为冬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第(3)题,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湖陆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地区。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
6
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第(4)题,湖陆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湖陆风的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