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
教师要懂得观察游戏中孩子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到重复与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自己来绘画、编故事的形式来总结和记录游戏的过程和特点。通过这些,不断的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6、引导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一个好角色游戏,除了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外,还需要让愉快的结束游戏。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教师可用游戏的口吻或用信号提醒幼儿结束游戏。或者说?下班了!?、?回家了?等等。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同时,结束时,应鼓励和引导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样也能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使自我意识得到了增长。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如评价时有幼儿提出意见:?玩娃娃家?时,有人只当‘好’的角色,不当‘坏’的角色,叫她不当姐姐,要当妈妈?。?汽车游戏玩得好,某某当售票员还问有谁还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
五、角色游戏的评价
如何使幼儿在每一次游戏中有所收获,既能促进幼儿间的互相交流,又能体现游戏的教育功能;那么对游戏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1、 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反映生活经验。
幼儿往往会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照搬进角色游戏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评价,有意识地将游戏向健康的方向引导。有时,幼儿所反映的事物和现实生活不相符,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想像。有一次,小医院里负责打吊针的孩子说:\我是专门打大人针的,他是专门打小人针的。\结束时,我请大家说一说,你们去打针,医生是不是这样分。大家说不是,大人和小孩打吊针都在输液室,只是针头有粗细之分,瓶有大小之分。这样评价的结果,既培养了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了必要的生活经验。 2、 评价幼儿的角色意识。
在游戏中幼儿只有按照角色的身份行事才会被同伴接受。例如,晨旭在当警察时,不好好指挥交通,还擅自离开岗位,去超市买东西,结果路口乱成一团。游戏讲评时,我们就这件事展开讨论,小朋友都说:\晨旭不像个警察\,\警察是不能离开岗位的\评价帮助幼儿确认了角色身份,提醒幼儿按角色的要求做,有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5
3、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水平。
幼儿只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游戏的内容才会丰富。如:两根小棍子既可当筷子,又可当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一块积木既可当罐装饮料、肥皂,也可当电话、对讲机等。教师讲评时,对这些以物代物的现象要加以肯定,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 4、 评价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主动性是角色游戏的灵魂,任何创造性游戏都是以交往为基础的,它给幼儿提供了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幼儿在游戏中只有不断主动与同伴发生交往,才能保持游戏的兴趣。例如有一次,洁茹和苗清在超市当营业员,可是迟迟没人光顾。最后,洁茹提出:\我们可以问问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送货上门\。这是幼儿成功交往的事例,在讲评中我给予了赞赏和肯定。 5、 评价幼儿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幼儿在游戏中由于受角色的约束,对自己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在讲评时我们应选择游戏中的一两个现象进行分析,大家说一说谁对、谁错、怎样做更好,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自主,在交往中学会互助,在矛盾中学会谦让。 6、 注重对幼儿纵向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幼儿的先天素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性存在差异。而幼儿又往往是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对幼儿做纵向的比较,有利于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树立自信心。例如,班里的啸轩性格有些内向,刚开始游戏时比较被动,往往要等别人来邀请她。一次,我发现她在理发店里耐心地给顾客理发并介绍理发店的服务项目,就在讲评时表扬了她。以后,她玩理发店的游戏更积极了,整个人都显得开朗、活泼起来。
只要我们教师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注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努力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及教师的导航作用。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让角色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国眉《游戏》,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丁海东:《角色游戏过程中的两种指导方式》《幼儿教育》 3、高晓龄:《角色游戏“百宝箱”》,《幼儿教育》,2001年第7、8期 4、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