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第8、9、10、11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99×43624×===(km) 104510×454502599×442×==(km) 104510×452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练习,练习一第12、13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回答问题。(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 二、基础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7935×5 = 24×= × = 72×=
81518148112573
×0= × = ×12= × = 3456121437294
45× = 9× = × = ×25=
518310251411973418× = × = × = ×=
61141045842、填空。
3333
(1) + + + =( )×( )=( )
888852
(2)12个 是( );24的 是( )。
63(3)在○里填上>、<或=
5521333 ×4○ 9× ○×9 × ○ 66328821
(4)边长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2
2
(5)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51
(6)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3天看了全书的( )。
93、解决问题。 (1)一袋大米重(2)边长
1吨,10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吨? 203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432(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米,宽是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571(4)李晓军把一条绳子剪了4刀,每段长米,这条绳子有多长?
20三、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12、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的练习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23154×15 21× × × 553853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543 85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3、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5。
⑴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 ⑵组织交流。 2、解决问题一。
⑴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⑵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
3 4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
⑶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321363=×=(dm) 4104403分数化成小数:2.1×=2.1×0.75=1.575(dm)
4小数化成分数:2.1×
3、解决问题二。 ⑴出示问题。 ⑵学生独立解答。
⑶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①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 ②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4、观察比较,回顾反思。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
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
练习二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分数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321363=×=(dm) 4104403分数化成小数:2.1×=2.1×0.75=1.575(dm)
4小数化成分数:2.1×(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6,练习二第4—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即可。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