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社会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21: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研究的结构看,学校组织变革的阻抗因素有逻辑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

在运用组织分析技术研究教育变革动因时,一个有效的策略模式是个人和小团体研究法

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外在动因的分析层次包括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 从文化层次研究教育变革动因理论的是激进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

教育变革外在动因的社会层次研究中,冲突范式的主流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

早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原生形态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类型是诱发型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反应模式是洋务运动,第二个反应模式是戊戌维新运动,第三个反应模式是辛亥革命,第四个反应模式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位实证论者是严复

中国近代涌现出较多的教育思潮,其中与教育社会学最为贴近的是职业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运动

20世纪2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思潮的主要倡导者是黄炎培,提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目的观的,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教社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和晏阳初,晏阳初针对穷国办穷教育提出的“四化”原则是简易化、经济化、普遍化和基础化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社会学 的文档
教育社会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jskv0jdp33blzb1bt0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