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案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7 级课程内容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学习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水体类型
1、按照存在形态分为: 2、按照存在空间位置分:
、 、
、 、
,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 3、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 以长江为主线,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四问长江话水循环
观看《自然界的水循环》视频,结合《长江之歌》的歌词和陆地上的水体关系示意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一问:长江之水哪里来?
二问:长江之水何处去?
三问:长江之水如何归?
长江之水把海陆空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海陆间水循环,除此以外自然界还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具体有哪些环节?有何意义?再来通过一个微课《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学习。认真观看回答以下问题:
1、 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2、
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
3、
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
4、
分别画出三类水循环示意图
1 塔里木河参与的水循环 2 长江参与的水循环
1
高一地理学案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③未登录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5、水循环的意义(连线)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四问:长江之水为何时而波涛汹涌,淹没农田,时而偃旗息鼓,供不应求?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1--3 题: 材料一
1998 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继 1954 年之后的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干流中下游全线超警戒水位, 高水位持续达 1 个月之久, 部分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本次洪涝范围广、灾情重, 是建国以来少有的重涝年份之一。
1998 年 6-8 月,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北侧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频繁在我国长江流域交汇,长江流域大部频降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3 个月内,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一般有 800-1000mm,沿江及江南部分地区超过 1000mm,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6 成以上。
由于淤积、围垦等原因,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减少了 45.5%。仅洞庭湖、鄱阳湖和汉水湖群,50 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积而丧失的湖泊容积就超过 300 亿m3,大大降低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
由于河道淤积、滩地围垦、设障严重等原因,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窄,洪水出路变小,渲泄
不畅,洪水行进缓慢,加剧了上下游洪水的顶托作用,使水位不断抬高。长江向洞庭湖分流的比例由 50 年代的 45%已衰减至目前的 25%左右,加大了干流的防洪压力。 材料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各级政府和广大军民全力抢险,夺
2
高一地理学案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取了 1998 年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 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在
中上游植树造林,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
1、1998 年长江洪水严重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洪涝灾害?
3、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水循环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
植树造林可以影响哪些环节?
四、水循环原理应用
分别说出以下工程都改进了水循环的哪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