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29.(2分)(2012?上海)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30.(2分)(2012?上海)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二.综合题(共90分) 31.(8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 .
(2)图1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 ,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 .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细胞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 1:5.4:21.7
5
32.(10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1)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 .
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化肥使用 c.耕作措施变化 D.除草剂使用
(3)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4)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 .
A.无敏感性个体 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 C.无抗药性个体 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5)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 (多选).
A.机械除草 B.除草剂交替使用 C.人工除草 D.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 33.(8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 S M 周期 合计 G1 G2 7 3.5 1.5 22 时长(h) 10 (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34.(10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6
(1)①过程称为 ,②过程是为了 . (2)Ⅰ号培养基称为﹣﹣ (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A.40℃一50℃B.50℃一60℃C.60℃一70℃D.70℃﹣80℃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35.(12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表为某地夏季晴朗的某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测定值.图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而花生缺乏类似的“CO2泵”.
时间 9:30 11:00 12:30 14:00
光合速率(CO2mmol/m?h) 玉米 136.8 144.0 126.0 108.0 7
2
花生 90.0 72.0 90.0 79.2 90.0 64.8 15:30 54.4 54.1 17:00 (1)11:00时,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作为光合原料之一的 减少,导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升高,原因是 .
(2)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0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ATP的含量变化呈 趋势,原因是 .
(3)与11:00时相比,17:00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
(4)假设用表中11:00对应的光照强度连续照射两种作物10分钟,则玉米积累的葡萄糖
2
总量比花生多 mg/m.(相对原子量:C﹣12,O﹣16,H﹣1)
++
(5)卡尔文循环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H最初来源于物质 .
4+++4+
(6)NH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 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 .
A.电子传递 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 D.光能的吸收. 36.(10分)(2012?上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
(1)如图1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G H 1.6kb 1.2kb 3.1kb 3.5kb (2)已知在质粒pZHZl中,限制酶G切割位点距限制酶E切割位点0.8kb,限制酶H切割位点距限制酶F切割位点O.5kb.若分别用限制酶G和H酶切两份重组质粒pZHZ2样 品,据表4所列酶切结果判断目的基因的大小为﹣﹣kb;并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和H切割位点标注在图2中. (3)若想在山羊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则需将重组质粒pZHZ2导入至山羊的 细胞中.若pZHZ2进入细胞后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上,那么获得转基因纯合子山羊的方式是 .
(4)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一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 .一般而言,一个核糖体可同时容纳 分子的tRNA.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目的基因转录产物内部结构的是 .
TSS:转录起始位点,TTS:转录终止位点,STC:起始密码子,SPC:终止密码子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