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单元测评(一)B
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第1章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6
分,第Ⅱ卷34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是热能转变成生物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图CB1-1
3.在如图CB1-2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1-2
A.负极反应为Cu - 2e-===Cu2+ B.正极反应为 Zn - 2e- ===Zn2+ C.Zn为负极,Cu为正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下面列出了电解不同物质的电极反应式,其中错误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 阴极:Na++e-===Na
B.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阳极:Cu-2e-===Cu2+ C.电解熔融NaCl 阴极:Na++e-===Na D.电解NaOH溶液
阳极:4OH--4e-===2H2O+O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
B.可以用保温杯来代替烧杯做有关测定中和热的实验 C.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3次
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若所使用的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稍大于稀盐酸,则会导致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高
6.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作阳极 7.镍镉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A.Cd B.NiO(OH) C.Cd(OH)2 D.Ni(OH)2 8.甲烷燃料电池分别选择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式都为CH4+2O2===CO2+2H2O
B.H2SO4和NaOH的物质的量都不变,但浓度都减小 C.若用H2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为CH4-4e-+H2O===CO2+4H+
D.若用Na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9.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 kJ·mol-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2 kJ·mol-1
上述反应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57.3 B.Q1>Q2>57.3 C.Q1<Q2=57.3 D.无法确定
10.下列各项描述与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 A.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嵌一定数量的锌块,保护船体不被腐蚀
C.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能加快生成H2
的速率
D.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将它与一定电压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1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
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33
12.已知: Fe2O3(s)+2C(s)=2CO2(g)+2Fe(s) ΔH=234.1 3
kJ·mol-1;C(s)+O2(g)=CO2(g) ΔH=-393.5 kJ·mol-1则2Fe(s)+2O2(g)=Fe2O3(s)的ΔH为( )
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
13.已知1 mol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放出29.2 kJ热量,下列两个反应:P4(白,s)+5O2(g)===2P2O5(s) ΔH=-Q1,4P(红,s)+5O2(g)===2P2O5(s) ΔH=-Q2,Q1与Q2的关系是(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 14.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1-3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Zn极发生氧化反应
15.某学生欲完成反应2HCl+2Ag===2AgCl↓+H2↑而设计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