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物理实验方法专题复习.doc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4 17:0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伏阻法

所谓“伏阻法”,就是用伏特表和电阻箱两个测量工具测量某一物理量,主要是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例1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圧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 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试验吋,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 _____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o=lOQ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 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 (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电阻箱的阻值R/Q 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70.0 50.0 40.0 2 80.0 60.0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 _R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

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二 ______________ ,内阻— _______________ (用k、b和R

()表

示)

9

10.【解析】(1)为了安全。(2)若R = 300Q,电流约—— =0.03A ,若R=60Q.电流约

300

9

-------- = 0.15A,后者电流读数大,误差小,所以填2。 60 + 10

⑶ 电流1 =工,E = I(R+R0+r),得丄=丄/? +丄+ —〔一,--R图象的斜率

Ro U E& E E& U

*说截距T孟所以电动谿已嘖,内阻一片。

【答案】(1)最大值 (2) 2 (3)

【点评】本题考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及图象的物理意义,根据图象求物理暈,这是传承。 难度:较难。

创新点在于在两组R的阻值方案屮选择一个。此问隐含着误差分析,电流表读数较大时误 差小,因为相对误差的分母大。一般要求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在一半以上。

例2.某同学利用DIS、定值电阻局、电阻箱川等实验器材测量 电池a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 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阻值尺,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 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IU-\\IR关系图线a。重复上述实验 方法测量电池b的电动势和内阻,得到图2中的图线b。

(1)由图线a可知电池a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__ V,内阻心=_

hr

-2.0 (

b

RI2

駢;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连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效率z _________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1)根据E = U + —r ,得丄=丄+ -?丄,图彖—截距Z? = 0.5(1/V),斜率 R U E E R

£ = 0.25(0/ V),所以电动势 E = - = 2V,内阻 r = Ek = 0.5Q。

b

得- =

(2)根据(1)屮电动势为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的倒数,所以Eh > Ea o又根据E = U+^r, R 1/711

R r U r

在图象中,内阻为横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的倒数,所以得rb>raO

图b中,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约为/? = 0.17,所以电动势约为Eh=6V-,图象在横轴上的截 距的绝对值约为b = 1.3,所以内阻约为%=0.770。用以上数据做的P-R关系图彖如下

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半偏法

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例1??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为500,内阻约

为800?8500,把它改装成1mA、10mA 的两量程电流表之前要测量表头的内 阻。

E 'r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i,最大阻值200; 滑动变阻器/?2,最大阻值100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Q : 定值电阻他,阻值1胚1; 电池E,电动势1.5V; 电池疋2,电动势3.0V ;

电池E?,电动势4.5V;(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满偏电流1.5/71A ;

单刀单掷开关&和S2,单刀双掷开关S3,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 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写出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主要实验步骤, 及如何求得实

验结果。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

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电池 为 ______________ O

【解析】(1)在这个实验屮,第一步,断开S2,闭合S|,调节R,使电流表 满偏,第二步,闭合S2,闭合Si,不调节R,仅调节RS使电流表半偏,则电 流表的内阻约等于电阻箱R'的阻值(即读数)。

(2)答案是①R2 (或最大阻值100心) ②£3 (或电动势4.5V)

有同学不理解,待测电流表G (表头)的满偏电流仅为50“4,为什么要用 大电动势的电池和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呢?这要从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误 差分析谈起。我们用两种方法说明。

方法1.分析法

因为第二步中认为电阻箱R,分流一半,也就是认为第二步与第一步中干路电 流相等。怎么会相等呢?明明是总电阻发生了变化(并联了电阻箱R'),这就要 求并联了电阻箱R'后对总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怎样才能忽略不计?要求 R/

电动势尽可能大。

方法2.公式法

这个分析也可以用公式推导:

RA + R

F 在第一步中,电流表的电流为I =——-—,

在第二步中,根据并联分流公式,电流表的电流为丄=

J p —X—

R'

2 RAR \\R RA + R RA+R

从这两式可解得:心=~^,只有当R,?R时,才有尺,=尺,也就是电 R_R‘ 阻箱的读数为电流表的内阻。

例2?将满偏电流Ig=300u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

对.

AE lr

⑴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

闭合Si,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 亠 2 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Q,则电流 3 表内阻的测量值Rg= ▲ Q?

(2) 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 阻值为Ro二 ▲ Q的电阻.

(3) 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 图和实物连

接图.

【解析】(1)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 ,则根据并联分流的原理,有

/'

R<, =/??—= 200x^- = 10(no

IG 2/

3

(2)串联电阻为9900 Q o计算方法如下: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有

U-JRG =【G,所以他 R°

丽k 050(0。

(3)如下图

电潦表

2

点评:木题对半偏法有发展,用了彳偏法,只要懂得原理,就能灵活应变, 这就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不能死记硬背“电流表内阻等于 电阻箱读数”的结论。本题还考查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以及改装后的电压表 的校准。

例3?(1 )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A的直流电流计O,改装成量度范

阖是0?4V的直流电压表。

① 她按图1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其中电阻R。约

1 K1。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 , 电阻器R)应选用 , 电阻器R?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 电源(电动势1.5V) E.电源(电动势6V) C. 电阻箱(0?999.90) D.滑动变阻器(0?

500Q )

E. 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UQ) F. 电位器(0?51 m)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的阻值调至最大。 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记录Ri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 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

A. 闭合S】 E.闭合S2

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D. 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E. 调节心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搜索更多关于: 2019届高考物理实验方法专题复习.docx 的文档
2019届高考物理实验方法专题复习.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9sr9yoea0wacw0f2p46m3qp9xkwe00yp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