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BE=S△ABD=4;
②过点D作DH⊥AB于点H, ∵AB∥CD,OF⊥CF, ∴FO⊥AB,
∴∠F=∠FOB=∠DHO=90°,
∴四边形OHDF为矩形,即DH=OF=4, ∵在Rt△DAH中,sin∠DAB=∴∠DAH=30°,
∵D点O,E分别为AB,BD中点, ∴OE∥AD,
∴∠EOB=∠DAH=30°, ∴∠AOE=180°﹣∠EOB=150°, ∴S扇形AOE=
=
π.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以及菱形、矩形的判定方法、扇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正确掌握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5.(10分)(2016?三明)如图,已知点A(0,2),B(2,2),C(﹣1,﹣2),抛物线F:y=x﹣2mx+m﹣2与直线x=﹣2交于点P.
(1)当抛物线F经过点C时,求它的表达式;
(2)设点P的纵坐标为yP,求yP的最小值,此时抛物线F上有两点(x1,y1),(x2,y2),且x1<x2≤﹣2,比较y1与y2的大小;
(3)当抛物线F与线段AB有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2
2
//
//
【考点】H3:二次函数的性质;H5: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H8: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1)根据抛物线F:y=x2﹣2mx+m2﹣2过点C(﹣1,﹣2),可以求得抛物线F的表达式; (2)根据题意,可以求得yP的最小值和此时抛物线的表达式,从而可以比较y1与y2的大小; (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抛物线F经过点C(﹣1,﹣2), ∴﹣2=(﹣1)2﹣2×m×(﹣1)+m2﹣2, 解得,m=﹣1,
∴抛物线F的表达式是:y=x2+2x﹣1;
(2)当x=﹣2时,yp=4+4m+m﹣2=(m+2)﹣2, ∴当m=﹣2时,yp的最小值﹣2,
此时抛物线F的表达式是:y=x+4x+2=(x+2)﹣2,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1<x2≤﹣2, ∴y1>y2;
(3)m的取值范围是﹣2≤m≤0或2≤m≤4,
理由:∵抛物线F与线段AB有公共点,点A(0,2),B(2,2),
2
2
2
2
∴或或,
解得,﹣2≤m≤0或2≤m≤4.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
26.(10分)(2017?石家庄二模)某网店尝试用单价随天数而变化的销售模式销售一种商品,利用30天的时间销售一种成本为10元/件的商品售后,经过统计得到此商品单价在第x天(x为正整数)销售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
//
销售量n(件) 销售单价m(元/件)
n=50﹣x
当1≤x≤20时,m=20+x 当21≤x≤30时,m=10+
(1)请计算第几天该商品单价为25元/件?
(2)求网店销售该商品30天里所获利润y(元)关于x(天)的函数关系式; (3)这30天中第几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考点】HE:二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分两种情形分别代入解方程即可.
(2)分两种情形写出所获利润y(元)关于x(天)的函数关系式即可. (3)分两种情形根据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1)分两种情况
①当1≤x≤20时,将m=25代入m=20+x,解得x=10 ②当21≤x≤30时,25=10+经检验x=28是方程的解 ∴x=28
答:第10天或第28天时该商品为25元/件. (2)分两种情况
①当1≤x≤20时,y=(m﹣10)n=(20+x﹣10)(50﹣x)=﹣x+15x+500, ②当21≤x≤30时,y=(10+
﹣10)(50﹣x)=
2
,解得x=28
综上所述:
(3)①当1≤x≤20时
由y=﹣x+15x+500=﹣(x﹣15)+∵a=﹣<0, ∴当x=15时,y最大值=②当21≤x≤30时 由y=
﹣420,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20=580元
//
2
2
,
,
∴当x=21时,y最大值=
//
∵
∴第15天时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12.5元.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7.(12分)(2017?石家庄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和矩形PEFG中,AB=8,BC=6,PE=2,PG=4.PE与AC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点P的运动,矩形PEFG在射线AB上滑动;动点K从点P出发沿折线PE﹣﹣EF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点P、K同时开始运动,当点K到达点F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K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当t=1时,KE= 1 ,EN=
;
(2)当t为何值时,△APM的面积与△MNE的面积相等? (3)当点K到达点N时,求出t的值; (4)当t为何值时,△PKB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Q:勾股定理;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LB:矩形的性质. 【分析】(1)利用△APM∽△ABC求出PM,然后求出ME,再利用△APM∽△NEM,就可以求出EN. (2)△APM的面积与△MNE的面积相等,且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只有两三角形全等面积就相等,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求出t值.
(3)(1)已经求出EN的值,根据EN+PE=AP的值,解出t即可.
(4)是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情况,K在PE边上任意一点时△PKB是直角三角形,在FE上的一点时也是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t的值.
【解答】解:(1)当t=1时,根据题意得,AP=1,PK=1, ∵PE=2, ∴KE=2﹣1=1,
∵四边形ABCD和PEFG都是矩形, ∴△APM∽△ABC,△APM∽△NEM, ∴
=,
=
,
∴MP=,ME=,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