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档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
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
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
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
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三、试卷结构
模 块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德育 中学课程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合 计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2)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 B.性格 C 能力 D.气质 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3.简答题
(1)我国中学应贯彻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2)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4.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 ,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
文案大全
比 例 题 型 单项选择题 辨 析 题 材料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简 答 题 材料分析题 单 项 选 择 题 : 约30% 非 选 择 题 : 约70% 68% 32% 100% 实用标准文档
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
问题:
①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
②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
《综合素质》(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 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4.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试卷结构
模 块 职业理念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素养 比 例 15% 10% 15% 12% 题 型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文案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