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题研究方法
主要的设计实施过程:首先,选用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1,以及选购其他电子元器件。第二步,使用PROTEL99完成原理图,并设计PCB图完成人工布线(后因PCB板损坏决定采用万能板焊接的方法)。第三步,使用Keil uVision3软件编写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仿真、软件调试。第四部,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模拟软、硬件调试。最后,联合软、硬件调试电路板,完成本次设计。
2 红外通信原理
红外遥控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完成对红外信号的接收、放大、检波、整形,并解调出遥控编码脉冲。为了减少干扰, 采用的是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HX1838, 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周期约26μ s) 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 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 HX1838 红外发射电路 单片机 单片机
图2 原理方框图
(编码与解码是一对逆过程,不仅在原理上是一对逆过程,在码的发收过程也是互反的,即以前发射端原始信号是高电平,那接收头输出的就是低电平,反之亦然。) 2.1 红外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线波长在750nm至1u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于实现等显著优点。
红外遥控由发送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采用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
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进行相关操作。发送与接收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2.2发射与接收示意图 2.1.1 编码解码
'0'的编码与解码 0.56ms 0.56ms 0.56ms 0.56ms
'1'的编码与解码 1.685ms 0.56ms 1.685ms 0.56ms 图 2.2 编码与解码
○1遥控编码脉冲由前导码、16 位地址码(8位地址码、8 位地址码的反码)和 16 位操作码(8 位操作码、8 位操作码的反码)组成。前导码:是一个遥控码的起始部分,由一个9ms的高电平 ( 起始码 ) 和一个4. 5ms的低电平 ( 结果码 )组成,作为接受数据的准备脉冲。 16位地址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16 位操作码:用来执行不同的操作。 ○2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ms、间隔0.56ms、周期
为1.12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1.68ms、间隔0.56ms、周期为2.24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2.1.2 调制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2.3 编码波形
2.1.3 解调接收
接收方一般使用HX1838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当HX1838接收到38kHz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所以红外遥控器发送红外信号时,参考上面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图,在低电平处发送38kHz红外信号,高电平处则不发送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完成对红外信号的接收、放大、检波、整形,并解调出遥控编码脉冲。为了减少干扰,采用的是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HX1838,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周期约26us) 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 TTL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
3 硬件电路设计 3.1 整系统框图 4*4键盘 AT89C51 发射电路 复位电路 图3.1 遥控器整体框图
接收电路 警报电路 AT89C51 开锁电路
复位电路 1602显示电路
4*4键盘 24c02存储电路
图3.2本机总体框图
该系统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两部分构成,遥控器发射模块可以随身携带,只要在接收器附近,即可遥控开锁;接收器则集开锁、修改密码、报警和显示于一体。
3.2设计思想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2051和AT89C52作为核心的元件,利用红外遥控原理和单片机相关功能设计的一款具有本机开锁,遥控开锁和可修改密码的电子密码锁。发射接收电路图如下:
(b)
(a)
图 3.3 发射与接收 3.3 有关芯片的简介
3.3.1 单片机 AT89C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