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文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11: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做出评价。 根据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有

式中, 为多年平均蒸发系数, 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两者之和等于1。它们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干旱区蒸发系数大,径流系数小;湿润区则蒸发系数小,径流系数大。

PER??=1PPP

RP

EP

2.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研究的基础。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了解各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水量平衡法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水量平衡分析,是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是水文学的重要理论工具。 应用举例: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便可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水害”为“水利”; 通过修建水库等拦蓄洪水,可以增加枯水径流; 通过跨流域调水可以平衡地区间水量分布的差异; 通过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调节径流,调节小气候; 人工降雨等活动直接影响水汽的运移和降水;

4.水量平衡法是揭示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方法之一。通过水量平衡的研究,可以定量地揭示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1)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 引水灌溉 跨流域调水

大面积滥伐森林,温室气体排放 排干湖、沼过度抽取地下水

(2)不利影响

如,全球的温室效应,使冰川加剧消融,冰川蓄水量减少;陆地上许多内陆湖泊蒸发旺盛,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地下水也因蒸发和开采而使蓄水量减少。这三方面减少的水量最后汇入海洋,促使海平面上升。而修水库又可减少入海水量。 5.水量平衡方法是水利工程合理规划、设计、利用的重要手段。

思考题

1 就全球大陆,设年降水量为Pc、年蒸发量为Ec、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为R、陆地蓄水量年末与年初之差为ΔS,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列出R的计算方程。

2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119000km2,多年平均蒸发量E=72000km2。试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3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 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 (____)所引起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5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___]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6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7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思考题1-8】构成水循环的五个环节是 、 、 、

和 。

【思考题1-9】水循环的内因是 ,外因是 和 ,水循环分 和 两大类。

【思考题1-10】地球上的所有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和大气水等,共同组成的圈层,称为——

思 考 题

【思考题1-1】

就全球大陆,设年降水量为Pc、年蒸发量为Ec、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

为R、陆地蓄水量年末与年初之差为ΔS,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列出R的计算方程。

答案:

R = Pc-Ec-ΔS

【思考题1-2】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119000km2,多年平均蒸发量E=72000km2。试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答案:

R = P-E=47000km2

【思考题1-3】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

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 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

水汽在向内陆的输送中,水汽逐渐减少; 因此,降水量相应由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

【思考题1-4】

. 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 (____)所引起 √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思考题1-5】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___]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

【思考题1-6】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答: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

【思考题1-7】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思考题1-8】构成水循环的五个环节是

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和径流。

【思考题1-9】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 和 ,水循环分 和 两大类。 太阳辐射 重力

大循环 小循环

【思考题1-10】地球上的所有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和大气水等,共同组成的圈层,称为

水圈

幻灯片33

第三节 蒸发

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其中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合称为陆面蒸发,流域(区域)上各部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称为流域(区域)总蒸发。 幻灯片34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

(一)水面蒸发: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

通常所指的蒸发量E,即是从蒸发面跃出的水量和返回蒸发面的水量之差值,称为有效蒸发量。

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即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以L表示,其值与蒸发面温度T有以下关系:

L=2491-2.177T(J/g)

在相同温度下,凝结潜热与蒸发潜热相等。 幻灯片35

(二)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

土壤水受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和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的作用。

幻灯片36

土壤的蒸发干化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定常蒸发率阶段。供水充分,水通过毛管作用,输送到土壤表层,蒸发速度快,蒸发率相对稳定

2.蒸发率下降阶段。土壤水降至第一临界值(相当于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的供水不足,毛管水上升能力达不到表土,土壤水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由水膜厚的地方向水膜薄的地方运动蒸发率逐渐减小,蒸发率明显下降。

3.蒸发率微弱阶段。当土壤含水量逐步降低到第二个临界点W凋,土壤蒸发便进入蒸发率微弱阶段。在此阶段内土壤液体水供应中断,只能依靠下层水汽化向外扩散,并随汽化层的不断向下延伸,蒸发愈来愈弱。

搜索更多关于: 水文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水文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kycs4l8ix1h1yk7prq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