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祭酒各领部众,众多者名曰“理头”。皆校以诚信,不听欺妄,.有病但令首过而已。诸祭酒各起义舍于路,同之亭传,县臵米肉以给.行旅。食者量腹取足,过多则鬼能病之。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后行刑。不臵长吏,以祭酒为理,民夷信向。朝廷不能讨,遂就拜鲁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其贡献。
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奔鲁者数万家。时人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阎圃谏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四面险固,财富土沃,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方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臵,势足斩断。遽称王号,必为祸先。”鲁从之。鲁自在汉川垂三十年,闻曹操征之,至阳平,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听,率众数万,拒关固守。操破卫,斩之。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阎圃说曰:“今以急往,其功为轻,不如且依巴中,然后委质,功必多也。”
于是乃奔南山。左右欲悉焚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其意未遂。今日之走,以避锋锐,非有恶意。”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安之,鲁即与家属出逆。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将还中国,待以客礼。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鲁卒,谥曰原侯。子富嗣。
(选自《后汉书·张鲁传》)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各领部众 领:率领。 .B.诸祭酒各起义舍于路 舍:房舍。 .C.其意未遂 遂:实现。 .D.鲁即与家属出逆 逆:逆行。 .答案:D 解析:逆,迎接。
7.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张鲁善于决断、抢占先机的一组是( )
①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后行刑 ②关西民奔鲁者数万家 ③鲁从之 ④欲举汉中降 ⑤于是乃奔南山 ⑥遂封藏而去 A.①②⑤ C.③⑤⑥
B.①②④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执政时的政策,②关西民众归依张鲁,④张鲁的想法。可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鲁设驿站,供客人饮食起居,对犯法的人网开一面,因此各地民众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他。
B.张鲁被任命为镇夷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后来有人挖出一块玉印,众人想要推举他做汉宁王。
C.张鲁在汉川将近三十年,听说曹操大军来征讨就想投降,鉴于他的弟弟张卫被斩首而作罢。
D.张鲁因在率众奔往南山的途中有封好仓库的实际行动,加之本就有归降之意,而备受曹操赞赏。
答案:A 解析:“设驿站,供客人饮食起居”错。应为建义舍,义舍内放着米肉供给过往客人。
9.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校以诚信,不听欺妄,有病但令首过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遽称王号,必为祸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之走,以避锋锐,非有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教徒都要考核他们的诚信,不允许欺哄蒙骗,有了问题只让他伏罪罢了。
(2)如果急着称王,那一定是大祸的开端。 (3)现在出逃,来避曹军的锋芒,并非有恶意。 【参考译文】
张鲁,字公旗。当初汉顺帝时,他的祖父张陵客居蜀地,在鹤鸣山中学道,撰写符书来迷惑百姓。凡是接受他的道的就交纳五斗米,所以人们称他的道为“米贼”。张陵把道首的地位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给张鲁,张鲁便自称“师君”。那些来学道的人,最初称为“鬼卒”,以后称为“祭酒”。各个祭酒都率领部众,部众多的叫“理头”。对教徒都要考核他们的诚信,不允许欺哄蒙骗,有了问题只让他伏罪罢了。各位祭酒都在路边造起义舍,与驿站相间,义舍内放着米肉供给来往客人。取食的人根据自己的饭量吃饱,吃得过多鬼就会使他生病。触犯法律的先多次宽宥,这以后才执行刑法。不设官长,由祭酒进行管理,民众和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他。朝廷无法征讨,于是任命张鲁为镇夷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允许他向朝廷进贡。
韩遂、马超发动叛乱的时候,关西民众因避乱而投奔张鲁的有好几万家。当时有人从地下挖出一块玉印,众人便想推举张鲁为汉宁王。张鲁的功曹阎圃进谏道:“汉川的民众,超出十万户,四面地形险固,
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作为上策,我们如果辅佐天子,就会成就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次一等的策略,仿效窦融,也少不了享受富贵。现在接受诏命任太守之职,你的权势足以决定人的生死,处理一方事务。如果急着称王,那一定是大祸的开端。”张鲁采纳了他的建议。张鲁在汉川将近三十年,听说曹操大军来征讨,已到阳平,就想以汉中之地向曹操投降。他的弟弟张卫不听从张鲁的计划,率领几万军队坚守关口。曹操击败张卫,将他斩首。张鲁听说阳平已经陷落,便打算叩头称臣投降曹操。阎圃劝他说:“眼下因为形势危急去降曹,这功劳太小了;不如暂且凭依巴中之地,然后出降,功劳一定就很大了。”
于是张鲁率众奔往南山。张鲁左右的人想把宝货仓库全部烧光。张鲁说:“我本来就想归顺国家,这愿望没能实现。现在出逃,来避曹军的锋芒,并非有恶意。”于是封好仓库离开了。曹操进入南郑后看到这种情况,对张鲁很赞赏,又因为张鲁本来就有归降之意,便派人去安慰他。张鲁和家人马上出来迎接曹操的使者。曹操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曹操把张鲁接到中原,以宾客之礼相待。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与阎圃为列侯。
张鲁死后,赠谥号为原侯。他的儿子张富承袭了他的爵位。 四、作文审题训练
10.(2014·上饶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蛇 再笔直的路 也会留下曲折的足迹
让你总结教训 你却总抱怨
行程不按自己的思路设计
这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立意指导】本题的命题材料为一首题为《蛇》的小诗。诗中路是笔直的,蛇爬过的轨迹总是曲曲折折的;蛇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总是抱怨环境。显然,蛇象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强调客观,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总是苛求他人,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而不见;不能适应环境,只是一味埋怨环境。因此可确立以下立意:
①与其不停埋怨,不如反思自己,改正自身的缺点; ②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③要敢于解剖自己,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其他符合材料内涵的立意均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