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高考化学二模参考答案
一、2分选择题(2×5=10)
1. C(错误不明显,可认为全对,命题教研员承认出错) 2. B 3. A 4. D 5. D 二、3分选择题(3×12=36)
6. D 7. A 8. B 9. B 10. D 11. A 12. C 13. C 14. A 15. D 16. B 17. D 三、4分选择题(4×5=20)
18. BC 19. B 20. BD(本题选项全错,无正确答案) 21. AC 22. AD 四、(本题共 12 分) 23. 4 6 (2 分)
24. CO32- >CN- >ClO-> HCO3->CH3 COO- (2 分) 25. c(Na+ )>c(HCO3-) >c(CO32-) > c(OH-)>c(H+) (2 分)
26. 高温下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产生钝化现象;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3 分) 27. 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1 分) 28. CaO?Al2O3?3SiO2?3H2O (2 分) 五、(本题共 12 分)
29.
(配平1分,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共1分) 30. 氮气 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 (2 分)
31. 起点、终点与原图像一致(1 分),波峰的高度比原图像低(1 分)。图示答案略。 32. K = [c(CO)]6/[c(N2 )]2 (1 分) 减小 (1 分)
33. 增大了氮气的浓度 (1 分) 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 (1 分) 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2 分) 六、(本题共 10 分)
34. KClO3?固体??6HCl?浓??KCl?3Cl2??3H2O
35. 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 U 形管,避免引起NOCl水解。(2 分)
36. 2NOCl?H2O?N2O3?2HCl(或2NOCl?H2O?NO?NO2?2HCl) (2 分)
37. 防止NO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为NO2(1分);保持Cl2过量,使NO完全转化,避免NO逸出污染空气 (3分)
— — 13
七、(本题共 12 分)
38. 过滤(1分) 铁架台(含铁围)、滤纸(1分)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分) 39. NH4H2PO4 、(NH4) 2 HPO4 (2分) 40. CaSO4? 2H2O (2分) 41. 冷凝管 (1分)
42. b、c (2分) (氧化还原)滴定法(1分)
【解析】(1)操作a是把固体与液体分开,应为过滤;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滤纸等;操作b是由溶液中析出晶体,应萃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磷酸受热容易分解,在结晶时应采用低温蒸发结晶.
(2)装置a中磷酸与氨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NH4)3PO4、(NH4)2HPO4、NH4H2PO4. (3)由信息可知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磷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3(PO4)2,在萃取槽中与硫酸发生反应,有磷酸生成,结合流程中硫酸制备,故固体A应为CaSO4. (4)中学阶段气、液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的仪器是冷凝管.
(5)SO2、微量的SO3和酸雾都能与碱反应,不能利用碱测定,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强氧化剂测定. 解答:
解:(1)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是过滤;过滤需要盛放药品的烧杯、过滤的漏斗、引流作用的玻璃棒、固定漏斗的铁架台(含铁圈)、滤纸等,此操作的非玻璃仪器或用品有铁架台(含铁圈)、滤纸;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相应晶体. 故答案为:过滤,铁架台(含铁圈)、滤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装置a中磷酸与氨气发生反应,磷酸是三元酸,可以生成(NH4)(NH4)NH4H2PO43PO4、2HPO4、三种盐,其中(NH4)2HPO4、NH4H2PO4两种酸式盐. 故答案为:(NH4)2HPO4、NH4H2PO4.
(3)由信息可知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磷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3(PO4)2,在萃取槽中与硫酸发生反应,有磷酸生成,结合流程中硫酸制备,故固体A应为CaSO4. 故答案为:CaSO4.(不用纠结结晶水问题)
(4)能实现气、液热交换的装置是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处谁,气体和水流方向相反,充分进行热交换.
故答案为:冷凝管.
— — 14
(5)A、NaOH溶液与SO2、微量的SO3和酸雾反应,测量的SO2含量偏高,故A错误;
B、硫酸尾气中只有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根据KMnO4溶液的体积结合方程式计算SO2的含量,故B正确;
C、硫酸尾气中只有SO2能被碘水氧化SO2,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根据碘水溶液的体积结合方程式计算SO2的含量,故C正确;
D、氨水NaOH溶液与SO2、微量的SO3和酸雾反应,测量的SO2含量偏高,故D错误.
故选bc.
八、(本题共 10 分) 43. 加成反应 (1分)
44. ⑥(1分) 保护B(或G)分子中的 C=C 不被氧化(2分)
45.
46.
九、(本题共 13 分) 47. 氧化反应(1分) 48.
49.
50.
— 15
—
51.
(说明:用Na2CrO7的氧化条件也可为Cu,O2,Δ;若将醇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氧化为羧酸不扣分) 十、(本题共 15 分) 52. 47.06% (2 分) 53. 60% (2分) 54. 0.80V (2 分,其它写法如 27V/33. 6 55. 丙中盐酸反应完全,n(H2)=0.0672/ 22. 4 = 0.03mol,(1分)则 c(HCl)= 0.03 × 2/ 0.03 = 2.0mol ? L-1 (1分) 56. 设合金中 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x、y,则有: ?24x+27y=0.50 x+1.5y=0.56/22.4 ?x=y=0.1mol Mg%=47.06% 57. ?n(NaCl)=n(HCl)=0.06mol n(NaAlO2)=n(Al)=0.018mol ?n(NaOH)=0.078mol V(NaOH)=78mL 解析:52.Mg和Al的质量之和等于Al2O3的质量, 则ω(Mg)=(48/102)×100%=47.06% 53.Mg和Al的质量之和等于MgO的质量, 则ω(Mg)=(24/40)×100%=60% 54. Mg H2 Al 3/2H2 — — 16 24g 22.4L 27g 33.6L m=24V/22.4 VL m=27V/33.6 VL 则 27V/33.6 55.丙中盐酸反应完全,n(H2)=0.672L/22.4 L?mol -1=0.03mol 则c(HCl)=0.03mol×2/0.03L=2.0mol/L 56.设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有: 24x+27y=0.510g 求得 x=y=0.01mol x+3y/2=0.560/22.4 则ω(Mg)=[(0.01mol×24g·mol-1)/0.510g]×100%=47.06% 57.根据HCl∽NaCl和Al∽NaAlO2可知 n(NaCl)=n(HCl)= 2.0mol/L×0.030L=0.06mol n(NaAlO2)=n(Al)= 0.01mol×918/510=0.018mol 根据Na+守恒得:n(NaOH)= 0.06mol+0.018mol=0.078mol 所以V(NaOH)= 0.078mol/1.0 mol?L-1=0.078L=78mL 答:c组实验后还需加入78ml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 —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