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附中2016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学案
十六 谏太宗十思疏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字注音
求木之长.( ) 塞.源( ) 载.舟( ) 夫在殷.忧( 懈怠..( ) 浚.其泉源( ) 黜.恶( ) 谗.邪( )戒奢.以俭( ) 谬.赏( ) 壅.蔽( ) 垂拱.( )(二)重要实词
①必浚其泉源( 疏通,深挖 ) 承天景命( 大 ) 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 ) 克终者盖寡( 能够 ) 将有作( 建造,兴建 ) 则思谦冲以自牧( 修养 ) 则思慎始而敬终( 谨慎 ) 则思正身以黜恶( 排斥 )简能而任之( 选拔 ) 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掌握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树的根部 )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放纵感情 )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把它当作 )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使心虚 ) ③振之以威怒( 通“震”,威吓 )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通“毋”,不要 ) ④必固其根本( 使??稳固 ) 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乐 ) 则思江海下百川 ( 居于??之下 )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重权 重位 ) (三)重要虚词 1.以
1)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地 ) 2) 虽董之以严刑( 动词,用 )
3)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表目的,来 )
4)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表并列 ) 2.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的时候 )
1
) )华理附中2016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学案
3.而
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表转折,然而 ) 2) 则思谦冲而自牧( 表承接 ) 3) 垂拱而治( 表修饰 )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源泉。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 2.本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举例、比喻、对比
3.“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
欲望、行为、品质、纳言、赏罚;居安思危;垂拱而治。
【迁移阅读】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唐]韩愈[来源:学|科|网]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来源:学+科+网Z+X+X+K]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 逮:及,到 .B.率常屈其座人 率:每每 .C.其俗以男女质钱 质:典当,抵押 .D.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下:下达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出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 ..B.交口荐誉之 交口:异口同声 ..C.遇用事者得罪 用事:因他事而牵连 ..
2
华理附中2016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学案
D.居闲,益自刻苦 居闲:指公事清闲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土俗,为设教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其尤贫力不能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其俗以男女质钱/屠惧,投以骨 ..D.免而归者且千人/愚公年且九十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Com] 例:率常屈其座人 .A.序八州而朝同列 B.项伯杀人,臣活之[来源:学+科+网Z+X+X+K] ..C.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吾从而师之 ..5、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年得志,名声大振,因此当时的诸公要人都想叫他做自己的门生以沾光彩。 B.柳宗元在做官清闲之时,就一方面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一方面纵情于山水之间。
C.柳宗元虽然一再遭贬,但是仍然心怀鸿鹄之志,在他的眼中,柳州地虽僻远,但在那儿也可以做出一番政绩。
D.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非常可观,但本文重点不在写柳的惠政,所以只写赎子一节,因为这是最有德于民的。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2)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迁移阅读”参考答案: 1、D.(下:推行) 2、C.(用事:掌权)
3、A(A,介词,按照/连词,于是,就;B,指示代词,那些;C,介词,用,拿;D,副词,将近)
4、B.(B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A是名词活用作动词,C是名词作状语,D是意动用法) 5、C.(“心怀鸿鹄之志”不妥)
6、(1)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
(2)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附《柳子厚墓志铭》(节选)译文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虽然很
3
华理附中2016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学案
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个好儿子。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他才智突出,清廉刚毅,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言谈纵横上下,意气风发,常常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因此名声哄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要收他做自己的门生,众口一辞地推荐称赞他。[来源:.Com]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援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炼,象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分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