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调查方法名次解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59: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区间估计:用区间形式给出未知数的估计值范围。

14、假设检验:先对总体的某一参数作一假设,然后用样本统计量去验证,以决定假设是否为总体接受。

变量分析的一般逻辑

1、分析的逻辑:指分析时所遵循的逻辑方法与推理过程。

2、详细模式:指通过引入第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或检验因素)来考察所研究的两个变量间原有关系的真实含义,即澄清和确定两变量真实关系的类型,说明这一关系的存在、加强或减弱的条件,探讨这一关系的内在原因。同时,它还通过不断引入控制变量来发现各个变量间的具体联系,从而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3、抑制变量:使变量间真实关系隐而不彰或减弱的变量。 4、虚假无关:两变量间这种统计上无关而实际上相关的情况。

5、对称关系:又叫虚假关系,即从统计上看有关系的两个变量实质上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并无有意义的联系。

6、相互关系:统计上相关的两个变量实质上也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关系。

7、因果关系:指在两个变量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伴有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即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但反过来不成立。

8、自变量:在因果关系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9、因变量:在因果关系中依赖于其他变量,但其本身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 10、分析的详析化:指引入第三变量对两变量关系进行检验,以解释或确定变量间关系的过程。

11、检验因素:也叫控制标量,是在分析的详析化过程中被引入的变量。 12、外在变量:外在的能造成两变量虚假相关的某一变量。

13、歪曲变量:使两变量间真实关系扭曲、变形的变量,它既可以将真变为假,也可以将假变为真,甚至完全改变一个关系的真实方向。

14、中介变量:能在两变量间关系的建立中起中介作用的变量。 15、内含变量:能使两变量间关系具体化的变量。

理论分析

1、理论分析:在对调查资料整理、分类、简化、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思维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定性分析:要确定现象的性质,划分事物的类别,运用抽象概念对事物作出概括。

3、比较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对各种事物或现象的比较,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相异点,并揭示他们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

4、横向比较:对同一时期的不同现象进行比较它可以在同类事物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异类事物之间比较。

5、纵向比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对象的特征与表现进行比较。 6、类型比较法:一种横向比较,是对各种类型进行比较的方法。

7、理想类型法:一种类型比较法,它是从具体独特的现象中抽取一些主要性质、

舍弃其他性质而建立的典型或标本。

8、历史比较法:一种纵向比较,它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由此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或发展规律。

9、求同法:探询某种现象的原因时,首先列举这一现象出现的多个事例,然后分析每个事例的各种先行情况(或条件),如果在各个事例中只有一种先行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这一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就是求同法。 10、求异法:如果在两个事例中其他先行情况都是相同的,只有一种情况不同,当这种情况存在时,被研究现象就出现;当它不存在时,被研究对象就不出现,那么,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就是求异法。

11、求同求异法:将求同法与求异法结合起来同时使用的方法就是求同求异法。 12、共变法:在其他先行情况都相同、只有一种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当这一情况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则这一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就是共变法。

13、剩余法:被研究现象可能是一种复合现象,对这种复合现象有影响的因素可能有多个,如果把已确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影响除去,那么被研究现象的剩余部分与其余影响因素之间也必然存在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就是剩余法。

14、思维的抽象:从客观事物或经验材料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东西。 15、思维的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已认识到的各方面的本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对所研究现象的完整的认识。

16、结构-功能分析法: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探询这一现象在一定社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即它所担负的社会功能,以及这一社会系统和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并将某一部分或结构与某种功能对应起来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 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 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 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 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 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 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 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 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 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二批):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 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 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 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 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 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 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 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 三联书店

3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 三联书店

3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迪尔凯姆(涂尔干) 华夏出版社

39.《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 华夏(中央编译)出版社

4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尼尔?丁?斯梅尔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三批):

41.《道德教育》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42.《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 商务印书馆

43.《社会分工论》爱弥尔?涂尔干 三联书店

4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45.《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 商务印书馆

搜索更多关于: 社会调查方法名次解释 的文档
社会调查方法名次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l4kn3prn941z4g1ryt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