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所以管理者要不计成本的收集 尽可能多的信息。(╳)
3、人力资源的开发,组织规模的确定以及物资储备等都属于长期战略决策。(╳)
4、企业生产计划、设备的更新、新产品的定价等都属于战术决策的范畴。(√)
5、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销售计划的制定等都属于战略决策的范畴。(╳)
6、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而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
7、行为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 策的目的在于为租子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8、评估机会和问题的精确程度有赖于信息的精确程度。(√) 9、无论时间长短,决策过程总指导着随后的目标制定。(╳) 10、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往往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它决定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速度。(√)
四、名词解释
1、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2、长期战略决策:又称为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3、例行问题: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如管理者日常遇到的产品质量、设备故障,现金 短缺等。
4、例外问题: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五、简答题
1、决策的原则 答: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因为现实中要使决策达到最优的条件往往得不到满 足,具体的说包括(1)决策者很难收集到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决策者对收集到的信息的利 用能力是有限的,从而只能制定出数量有限的方案;(3)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 状况有出入。
2、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 限制,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风险的 态度起着
更为重要的作用;(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3.简述德尔菲法的要点。 答:(1)不记名投寄征询意见。就预测内容写成若干条含义十分明确的问题,规定统一的评价方法,然 后将这些问题邮寄给所选的有关专家,背对背地征询意见。(2)统计归纳。收集各位专家的意见,然后 对每个问题进行定量统计归纳。(3)沟通反馈意见。将统计归纳后的结果再反馈给专家,每个专家根 据这个统计归纳的结果,慎重地考虑其他专家的意见,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把收回的第二轮 征询的意见,再进行统计归纳,再反馈给专家。如此多次反复,一般经过三、四轮,就可以取得较集 中一致的意见
六、计算题
1、某公司为投产某种新产品拟定两个方案:一是建设规模较大的工厂,另一个是建设规模较小的工 厂,假设两者的使用期一样,但建大厂需要投资 30 万,建小厂只需要投资 20 万,这种新产品未来的 销路有好坏两种情况,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0.7 和 0.3,相应的损益值预测的结果是:建大厂方案 下,如果销路好,生产经营这种新产品能带来 100 万的收益,但如果遇到销路差,则要损失 20 万;建 小厂方案下,如果销路好,经营收益能达 40 万,而如果销路差,则只有 20 万的收益。 单位(万元) 方案 投资(万元) 年收益 使用期 销路好 销路差 A.建大厂 30 100 -20 10 年 B.建小厂 20 40 20 问:采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应选哪个方案? 答案: 64 销路好 P1=0.7 100 万元 -30 ① 销路差 P2=0.3-20 万元 37 ② 销路好 P1=0.7 40 万元 销路差 P2=0.3 20 万元 10 年 -20 建大厂方案的收益=[100*0.7+(-20)*0.3]*10-30=610(万元) 建小厂方案的收益=[40*0.7+20*0.3]*10-20=320(万元) 比较两者可以看出应该选择第一个方案
2、某公司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市场预测的结果表明有三种可能情况:销路好,其概率为 0.4;销路 一般,其概率为 0.5;销路差,其概率为 0.1。可采用的方案有两个,一是引进一条流水线,需投资 200 万元;另一个是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需投资 100 万元。两方案的使用期均为 10 年,两个方 案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资料如下图: 单位(万元) 方案 投资(万 年收益 使用期 元) 销路好 销路一般 销路差 A.引进流水线 200 150 80 -10 10 年 B.技术改革 100 100 60 20 10 年 问:采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应选哪个方案? 答: 销路好 P1=0.4 150 万元 销路一般 P2=0.5 80 万元 A -200 销路差 P3=0.1-10 万元 销路好 P1=0.4 100 万元 销路一般 P2=0.5 60 万元 -100 B 销路差 P3=0.1 20 万元 引进流水线的收益={150*0.4+80*0.5+(-10)*0.1}*10-200=790(万元) 技术改革的的
收益={100*0.4+60*0.5+20*0.1}*10-100=620(万元) 比较两者可以看出应该选择第一个方案
3、某公司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市场预测表明可能有三种情况,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制造该 产品有三种方案:A。改建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C。采用协作生产。各方案在不同销售情况的收益 值见下表: 单位(万元) 收益自然状态收益值 行动方案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 A.改进生产线 180 120-40 B.新建生产线 240 100-80 C.协作生产 100 70 16 问:(1)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采用大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3)采用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进行决策应选择的方案是?并说明理由。 答:(1)A 方案的最小收益值为-40 B 方案的最小收益值为-80 C 方案的最小收益值为 15 经过比较可知,应该选择 C 方案。 (2)A 方案的最大收益值180 B 方案的最大收益值为 240 C 方案的最大收益值为 100 最大值是 240,所以应该选择 B 方案。 (3)各个后悔值的结果计算如表: 后悔值自然状态后悔值 行动方案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 A.改进生产线 60 0 56 B.新建生产线 0 20 96 C.协作生产 140 50 0 `由表中可看出 A 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为 60 万元。B 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为 50 万元;C 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为 96 万元,经过比较,A 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最小,所以应该选择 A 方案。
七、论述题
1、决策的过程。 答:(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2)识别目标;(3)拟订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 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
第五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计划工作的普遍性和秩序性理解错误的是(D) A.计划工作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一项职能 B.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制订的是工作计划 C.高层的管理人员制订的是战略计划 D.高层管理人员制订战略计划时依据的是基层管理人员制订的工作计划
2、下列不属于按职能空间来对计划进行分类的是(B) A.业务计划 B.长期计划 C.人事计划 D.财务计划
3、关于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理解错误的有(B) A.二者是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来划分的 B.指导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糊不清 C.规定未来 6 个月内销售额要增加 17%属于具体性计划 D.规定未来 6 个月内销售额要增加 12%-20%属于指导性计划
4、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的是(A) A.目的或使命 B.目标 C.政策 D.方案
5、关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C) A.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称述书或理解书 B.政策允许对某些事情有酌情处理的自由 C.所有的政策都是称述书或理解书 D.政策支持了分权,同时也支持上级主管对该项分权的控制
6、\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错。\类似的话 在揭示人们什么?(C) A.决策的制订与实施一定要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制订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再 仓促应对。 D.要注意认真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7、有这样一种认识,长期计划都是战略性的,综合性的;短期计划都是战术性的,专业性的。你是如 何看待这种认识的(D) A.正确,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的 B.正确,这种说法也是符合理论上所划分的计划的类型的 C.不正确。管理当中存在着权变,这种说法太绝对了 D.不正确,有些长期计划不是战略性的,而有些专业性计划也不是短期性的
8、计划内容中的“WHO”指(C) A.计划的制定者 B.决策者 C.计划的执行者 D.评价者
9、很多管理者中间流传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说法,在下面的诸多观点中,哪一种最有道理(D) A.变化快要求企业只需要制定短期计划 17 《管理学》〃试题库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B.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在具体实施时要进行大的调整,因此计划的必要性不大 C.尽管环境变化速度很快,还应该像以前一样制定计划 D.变化的环境要求制定的计划更倾向于短期的和指导性相结合的计划
10、制定计划重要,实施计划更重要。据此判断,以下说法哪一个更为适当?(A) A.层层分解落实计划指标,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制度,加强控制 B.做好思想动员,层层分解落实计划指标,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控制 C.做好职工发动,层层分解落实计划指标,加强检查和控制 D.层层分解落实计划指标,加强检查评比,严格考核制度和控制
11、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使的企业中长期计划制定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需要不断调整, 因此,有人提出以下几种建议,以应付不确定且经济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的经营环境。请问你最赞同哪 一种?(C) A.计划一旦制定就应该保持其严肃性,可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 B.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就应该主动放弃原计划而制定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