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两根≥φ16),R≤1Ω。
4.防侧击雷:
(1)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钢筋的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的要
求;
(2)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3)应利用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4)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5)7层设避雷均压环与屋面、基础避雷带连通。
十、其它
凡本说明未详尽部分,请详见系统、平面图及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
第六章 弱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及有关单位的条例。主要文件有:
1.《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11.《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及其它相关文件》 二、系统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2.电话通讯系统 3.有线电视系统 4.安保设备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三、设计内容
1.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将为该区域住宅楼建立一套为所有数据、图像等信号传输,并具有宽带、高速、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
单体高层住宅楼在银都大厦设电信室。电信室设有综合布线分线箱及集线器等网络设备,系统干线采用光缆,楼层设有综合布线楼层箱,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UTP线。终端插座采用RJ45型。
每户设有信息配线箱,接入UTP线负责数据线路交接配线。 每户在主卧室,起居室,书房设有信息插座。 2.电话通讯系统:
本地块所需市话容量计算:每户按2对线电话计算,共计市话线365对线。商业及公共场所按1对线/100平米计算,共计100对。 电话、数据通信光缆由电话远端模块机房引来。
有线电视系统,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 每户的客厅、卧室及书房各安装1只电视终端。 四、安保设备
1.电视监视系统
小区设闭路电视监控设备,以加强住宅区的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小区设有安保中心室,并设有小区监控电视控制设备。 2.访客对讲系统:
在小区入口、各单体住宅楼底层大门及地下室入口处设可视门口机,住宅每户设
9
对讲话机,每单元设一套可视对讲分体机。 访客对讲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报警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数据送至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五、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设置范围为商场及全埋式地下车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二级保护对象设防,采用集中报警系统的形式。系统构成如下: 1.火灾报警信号:
为提高大楼对火灾自动监测的防范能力,需设置一套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产品选用智能化模拟报警设备,火灾报警系统由感烟、感温智能型光电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和水流闸阀组成,车库内基本为感温探测器,其余位置为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主要设置在近楼梯出口处,各层消火栓动作信号、水流指示器及水流闸阀动作信号均送至火灾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在每个报警回路上均设短路隔离器。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设1到2个报警回路,报警系统共采用若干个回路。
消防值班控制室设在地下层,内设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广播及消防电话。
消防广播按防火分区要求本层防火分区和左右相邻防火分区报警。消防泵房、变配电间及排烟机房内设固定消防电话,各层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消防电话插孔,消防值班控制室设火警专线电话。 2.消防联动控制:
本工程消防联动控制包含地下内容。 (1)非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
非消防类风机包括:空调机、新风处理机、排风机。在火灾报警后,消防值班室能通过就地控制模块自动关闭这类风机及接收这类风机的停机信号和70℃熔断式防火阀动作信号。这类风机正常工作时的开、停机信号受消防线路锁定不送至消防控制中心,以免影响值班人员的工作。 (2)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
消防类风机包括:排烟风机、排风兼排烟机和正压风机。在火灾报警确认后,消防控制室能控制这类风机开、停及接收其停机信号和280℃熔断式排烟阀动作信号。
地面层及地下层停车库在火灾确认后,并闭排风系统下排风防火阀,并打开排风兼排烟风机。 (3)消防给水联动要求:
室内消防给水分消火栓水系统和喷淋水系统,消防泵及喷淋泵可由消防控制中心手动或自动控制,并接收水泵动作信号,喷淋泵的启动受喷淋总管上的湿式压力阀开关控制。在消防值班室可接收各层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 (4)消防报警装置,本工程设消防报警警铃,火灾报警确认后,按规范要求开
启相应层的报警警铃。 (5)电梯联动控制:
电梯在火灾发生后,由消防中心手动或自动实施电梯迫降。 (6)非消防电源切断:
火灾报警确认后,按规范要求切断相应层的非消防电源。
六、线路敷设、接地方式及雷电防护
线路敷设
弱电系统线路均敷设在金属线槽中,或穿钢管敷设的方式。 接地方式
弱电设备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雷电防护
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如下:
1.房顶弱电设备的金属支架、外壳均应作等电位接地处理。 2.室内机房所有弱电设备金属外壳应作等电位连接。
3.防雷接地、电气接地、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应形成等电位网,防止导线共模干扰产生的电位差以及由此电位差造成的弱电敏感设备损坏或致使误动作。
4.卫星馈线和其它各种通信电缆应采用具有双层金属防护层的电缆,其外层金属防护层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当电缆为单层屏蔽层时,应穿金属管
10
引入,金属管的两端就近接地,金属管的连接处应跨接。 5.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弱电机房电源系统应考虑相应防雷措施,以有效预防雷电波从电源系统侵入,保护供电、弱电用电设施。 6.信号系统的防雷
计算机网络、及监控系统等的机房内的主要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在其信号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电涌保护器。即在卫星馈线输入端、中继线、监控信号输入端,HUB口安装相应信号电涌保护器。 7.机房的等电位连接要求:
机房内应设置均压环或接地母线,与PE线相连,机房防静电地板、走线架、机架(或设备金属机壳)、金属穿线管道、大面积金属门窗以及其它金属管道线,均应与均压环连接。
七、总体线路设计
1.所有电话、数据、电视、对讲、监控等线路均由电话远端模块机房、电视机房、安保等中心机房引来。
2.小区总体的电话通讯电缆,宽带网络由电信公司或相关单位设计、施工;有线电视系统由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或相关的运营商设计、施工;其它弱电系统同样由相关的运营商设计、施工。
3.弱电所有室外管线,如电话、数据、电视、对讲、监控均在同一路由上分管敷设,共井共路。
第七章 人 防 篇
建筑部分: 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及其它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
本工程人防区域主要集中设置在三幢高层基底的地下室,人防总建筑面积为3750平方米.为甲类二等人员人防掩蔽工程,抗力级别为防核武器6级,防常规武器6级,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其中防护单元一人防建筑面积1945平方米,人防掩避面积为1300平方米,约掩避1300人.分为4个抗爆单元; 防护单元二人防建筑面积1805平方米,人防掩避面积为1300平方米,约掩避1300人,分为4个抗爆单元
本工程在每个防护单元设计了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为战时主要出入口,结合汽车坡道设计。在排风口部设计了防毒通道、简易洗消区、扩散室、排风竖井、排风机房等;在进风口部则设计了密闭通道,滤毒室、扩散室、进风竖井、进风机房、防化值班室等,满足规范要求。作为相关配套则设计了男女干厕和战时储水间等,以满足战时人员的基本要求。 其他;
1.战时封墙口高度不大于3米,宽度不大于7米。采用槽钢焊管加堆砌砂袋的方法封堵(砂袋最薄处为500)
给排水部分 一、工程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二、工程设计参数:
(1)每个防护单元按每平方米1人确定人数,两个个防护单元的掩蔽人数均为1300人。 (2) 饮用水标准为5升/人.日,生活水标准为4升/人.日,口部洗消用水8升/ m2 (3) 保障天数为:饮用水按15天计算,生活用水按7天计算。
(4) 每个防护单元计算的饮用水78T ,生活洗消用水41T,战时分别选用80T和45T的
临时拼装的钢板水箱
五、管材:
(1) 室内给水管DN大于50采用钢塑复合管,DN不大于50采用PP-R
(2) 室内消防给水管DN不大于100采用镀锌钢管,DN大于100采 用镀锌无缝钢管;地漏排水管与潜水泵采用镀锌钢管,排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承插接口。
11
(3) 管道穿地下室人防外墙处应设置防爆防水套管,管道穿地下室人防内墙应设置防水套管。
(4) 人防部分消火栓和喷淋系统为独立系统,战时只要将管道上的阀门关闭,即可与外界隔绝。
暖通人防设计 一 、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二、 设计内容:每个防护单元
1、平时:见暖通部分 2、战时:
(1) 清洁式通风系统:新风经防护设备除尘后,由低噪音混流风机送入人防区,送风量
均满足不小于5m3/h.p(立方米/小时、人)的需要,每个防护单元清洁送风量7561立方米/小时。
(2) 隔绝式通风系统:采用全回风方式,由电动脚踏两用风机进行室内空气循环,隔绝
时间大于3小时,且通风时二氧化碳允许浓度小于2.5%,采用三台SR-1000过滤器。 (3) 滤毒式通风系统:新风经防护设备、除尘、滤毒设备后,由电动脚踏两用风机送入人防区,送风量满足新风量不小于2m3/h.p的需要;工事全超压排风,排风经洗消间通过防毒通道、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排向竖井,并均能保证防毒通道大于40次/小时的换气次数。
电气人防设计
1.本工程的人防工事按战时6级设计,本工程的人防区域内的应急照明及应急通信设备负荷为二级负荷。
2.平时电源为市电,两路引自大楼内自用变压器,电源电压380V/220V,战时电源引自人
防区域性发电站,本设计按供电电压380V/220V设计电源装置。在本工程人防区域内设人防专用发动机组,此机组平时可不安装,待发生战争时,再安装。
3.电缆(线)出入工事的防护密闭:所有直接穿过工事围护结构或防护密闭门的电缆、电线均须严格进行处理,并加抗力片防冲击波。 4.信号装置:设置通风方式信号灯及出入呼唤电铃。
5.接地:利用工事结构钢筋构成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6.人防区域灯具:所有灯具采用链吊安装,自带防护网。
第八章 消 防 篇
建筑部分 一、概述 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现行的标准和行业规范。 2、建筑规模及使用性质
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4716.83平方米,住宅为多层以及小高层为主,结合沿街的大型商业旗舰、单身公寓,配以齐全的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42303.7平方米,其中地下 建筑面积6430.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35535.1平方米。 3、建筑物的分类与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为二、三类建筑,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二、总体设计 1、周围环境状况
基地两面环路,南临县前街,东至明珠路,北面为拟建的纪念绿地,西侧为休闲景观建筑及滨河大道。 2、消防车道
基地设有5和3.5米宽机动车环道与基地外围的城市道路组成环通的消防车道,消防车
12
相关推荐: